子云无由归,俯首天禄阁。
君平独西南,抗颜观寥廓。
无猜到沉冥,有故惊寂寞。
用心岂心殊,拘肆事终各。
曾巩(一○一九~一○八三),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歷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出通判越州,歷知齐、襄、洪、福、明、亳、沧诸州。神宗元丰三年(一○八○)判三班院,迁史馆修撰。五年,爲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年六十五。理宗时追謚文定。《宋史》卷三一九有传。曾巩出欧阳修门下,以散文着称。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外集》十卷。今仅存《元丰类稿》,并有宋刻《曾南丰先生文粹》十卷和金刻《南丰曾子固先生集》三十四卷传世。 曾巩诗九卷,以清康熙五十六年长洲顾崧龄刻《元丰类稿》爲底本,校以元大德八年东平丁思敬刻本(简称元刻本),并吸收清何焯《义门读书记》(简称读书记)中的校勘成果。参校本有:明正统十二年邹旦刻本(简称正统本),明嘉靖四十一年黄希宪刻本,有顾之逵跋并录何焯批校(简称顾校本),明嘉靖王抒刻本,有吴慈培录何焯校跋(简称吴校本),明隆庆五年邵廉刻本,有傅增湘校跋并录何焯校跋(简称傅校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本(简称万历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清顺治十五年重修本,有章钰校并录何焯、姚椿校(简称章校本),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简称曾子固集)等。集外诗附于编末。
《咏史二首》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咏史二首》
子云无由归,
俯首天禄阁。
君平独西南,
抗颜观寥廓。
无猜到沉冥,
有故惊寂寞。
用心岂心殊,
拘肆事终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咏史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首先,诗的开头写到“子云无由归”,意指子云无法回到原来的地方,象征了时光的流逝和无法回到过去的无奈。接着,诗中提到“君平独西南”,这里的“君平”指的是当时的皇帝,而“西南”则代表了边疆地区,描绘了君主独自统治边疆的情景。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传达了君主的孤独和国家的辽阔广袤。
接下来的几句写到“无猜到沉冥,有故惊寂寞”,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们对过去的无知和对历史的遗忘感到惋惜和寂寞。这种寂寞不仅仅是个人的寂寞,更是对于历史的寂寞和无声的悲叹。
最后两句“用心岂心殊,拘肆事终各”,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命运和人生选择的思考。作者认为,用心的人都是一样的,无论是被局限在官场的人还是追求自由的人,最终都会有各自的命运和结局。这种思考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对于人类命运的思索。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深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时代变迁和人生命运的思考和感慨,通过对历史、命运和人性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深邃的哲理和情感。
珠树森森秀阮林,高堂有母各欢心。兰陔娱养时多暇,勿遣平安阙嗣音。
六十归来,今过七十,感谢圣恩嘉惠。早眠晏起,渴饮饥餐,自己了无心事。数卷残书,半枚破砚,聊表秀才而已。道先生、快写能吟,直是去之远矣。没寻思、拄个青藜,*双芒屦,走去渡头观水。逝者滔滔,来之衮衮,不觉日斜风细。有一渔翁,蓦然相唤,你在看他甚底。便扶杖、穿起
村烟城树远依依,解指青溪与翠微。风送白鱼争入市,江过黄鹄渐多矶。家从久念方惊别,地喜初来也似归。近日江南新涝后,稻虾难比往年肥。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总道狙公不易量。朝三暮四尽无妨。旧时邺下刘公干,今日家中白侍郎。歌浩荡,酒淋浪。浮云身世两相忘。孤峰顶上青天阔,独对春风舞一
已饱忧患味,方收翰墨动。龙飞新进士,猿臂老将军。千里推车轴,群工愧斧斤。天乎如有意,更为续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