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怨盈朝积不舒,奚齐卓子釜中鱼。
区区荀叔若乳妪,智略无称信有余。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咏史上·荀息》是宋代诗人陈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三个怨恨充盈了朝廷,积压在心中无法宣泄,
奚齐之辈如同鱼儿被困在卓子的鱼缸里。
荀叔之才如同乳妪一般,虽然智略无法与人相比,但信义却超出寻常。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宋代朝廷的一些不公和不满,以及陈普对荀叔的赞美。诗中通过三个怨恨和奚齐的比喻,揭示了朝廷中的腐败和懈怠。然而,荀叔被描绘为一个智慧有限但诚实可信的人,他的品德和忠诚超过了他的智谋。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比的手法,以朝廷的不公和腐败为背景,突出了荀叔这个人物的特质。荀叔虽然智略不足,但他具备高尚的品德和真诚可信的为人处世之道。他在朝廷中可能并不起眼,但他的忠诚和正直使他与众不同。通过荀叔的形象,诗人陈普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赞美和对朝廷腐败现象的不满。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荀叔的形象和朝廷的现状,通过对比和隐喻,诗人传达了他对正直和忠诚的敬重。这种批判现实、歌颂人品的写作方式,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伦理价值的关注,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念汝虽孩童,气已负山岳。送汝已成人,行路已悲愕。
姮娥捣药无时已,玉女投壶未肯休。何日桑田俱变了,不教伊水向东流。
圣世贤公子,符节镇名邦。褰帷一见丰表,无语已心降。永日风流高会,佳夕文字清欢,香雾湿兰?。四座皆豪逸,一饮百空缸。指呼间,谈笑里,镇淮江。平安千里烽燧,卧听报云窗。高帝无忧西顾,姬公累接东征,勋业世无双。行捧紫泥诏,归拥碧油幢。
扬州都督开三府,十万强兵猛如虎。骆生长檄魏生谋,大义精忠照千古。山东豪杰望旌旗,蓄缩江淮立霸基。莫指金陵图王气,石梁鸦噪髑髅悲。
人间有此白玉京,罗浮见日鸡一鸣。南楼未必齐日观,郁仪自欲朝朱明。(刘梦得有诗,记罗浮夜半见日事。山不甚高,而夜见日,此可异也。山有二石楼。今延祥寺在南楼下,朱明洞在冲虚观后,云是蓬莱第七洞天。)东坡之师抱仆老,真契早已交前生。玉堂金马久流落,寸田尺宅今归耕
少年魂梦到庐山,今日亲游鬓已斑。聊复挥毫吟紫翠,未妨拄颊对孱颜。遥看飞瀑三千丈,近去青天咫尺间。不为白云频属念,应游此地不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