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秋叶在枯枝,底用端蓍更指龟。
二老东来元并辔,马前何害不相知。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咏史上·尚父伯夷》是宋代诗人陈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天到来,秋叶在干枯的树枝上飘落,而在这时候,却用端蓍(古代用来占卜的植物)来指引祭祀的龟。两位年迈的老人并辔而来,他们骑在马前,彼此相互了解,彼此无害。
这首诗词以伯夷为主题,伯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贤人之一,他与叔齐一起因为不同于当时的堕落政治而选择了隐居。诗人陈普通过描述春天和秋天的景象,以及伯夷与叔齐的形象,传达了一种深刻的诗意。
诗词表达了对伯夷高尚品德和远离世俗纷扰的赞美。春天的到来象征着新的希望和生机,而秋叶的凋零则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人世的无常。端蓍指龟表明伯夷对于传统祭祀仪式的坚守和敬畏,展现了他对道德和精神价值的追求。
而描述两位年迈的老人并辔而来的场景,则象征了伯夷与叔齐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相互理解。他们骑在马前,彼此心灵相通,没有任何伤害和误解。这种情谊和默契使人感叹人与人之间真正的交流和相知是何等宝贵。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将伯夷的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与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相结合,表达了对于高尚道德的赞美和对真实友谊的向往。它呈现了一种古朴而深邃的诗意,使读者感受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和真挚情感的珍贵价值。
烧灯节。朝京道上风和雪。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郪道鸣弦去,容台抱蕝初。法沙开祖帐,冰雪映征车。久待连城价,谁腾一鹗书。君王览豪俊,应复召严徐。
海上神仙馆,天边处士星。卧云歌酒德,对雨著茶经。石洞龙嘘气,松巢鹤坠翎。都将金玉句,一一写空青。
宝筵延厚命,供帐序群公。形胜宜春接,威仪建礼同。晞阳人似露,解愠物从风。朝庆千龄始,年华二月中。辉光遍草木,和气发丝桐。岁岁无为化,宁知乐九功。
得道无古今,失道还衰老。自笑镜中人,白发如霜草。扪心空叹息,问影何枯槁。桃李竟何言,终成南山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