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潜龙不肯藏,炎精展转遂无光。
间关鲸海缘何事,更问辽东作范滂。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诗词:《咏史上·邴原》
中文译文:
无数潜龙不肯藏,炎精展转遂无光。
间关鲸海缘何事,更问辽东作范滂。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历史上的邴原之战。诗人陈普以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他对这场战争的触动和思考。他描述了无数隐藏的英雄们,它们如潜龙一般不愿隐藏自己的才能,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辉光无法展现出来。诗人引用了炎精展转遂无光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这些英雄们的无奈境遇。
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些英雄们为何不能施展才华、获得辉光?然后他将目光转向了那些在辽东作战的人们,询问他们的事迹和经历。这种转折使得诗人从一个抽象的层面转向了具体的历史事件,进一步加深了诗词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勾勒出历史上邴原之战的场景和其中的英雄形象。通过描绘无数潜龙和炎精,诗人展现了那些隐藏的英雄们渴望辉煌的心情和无奈的境况。诗人的转折巧妙地将注意力引向辽东作战的人们,使得整首诗在抽象与具体之间相互映衬,增加了诗意的层次感。
这首诗在揭示历史背景的同时,也折射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和时代悲剧的思考。诗中的意象和比喻都富有想象力和隐喻,使得读者在赏析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思考和对英雄们的崇敬之情。整体上,这首诗以简洁而有力的笔触,展示了陈普对历史的关注和对英雄精神的赞颂。
轻舸迎上客,悠悠湖上来。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
杏桃结子已成翁,稚绿中间着耄红。阶药元来如许寿,麦秋天气露春工。
厌闻世态已如聋,旧雨人来久绝踪。自笑云萍无定止,不图针芥有奇逢。侯门列鼎三牲奉,田舍巾车一鹿容。试问吟怀欲何向,定应羞傍马医钟。
败屋两三间,随僧且住山。诗无一朝废,官有十年闲。日上花明野,鸡啼门掩关。春风从草草,老态已斑斑。
昔者闻卢殷,颇为世所推。读书过万卷,尽以资於诗。复闻孟东野,气清而色夷。平生嗜章句,有甚於渴饥。二士学无子,所学竟不施。昌黎为买棺,又作铭墓辞。相去五百年,雪林酷似之。春谷古人徒,生死相维持。亦为立佳城,著文树穹碑。林兮信不忘,千载修名垂。
客行犯萧条,物态如寒冰。借问松窗人,久客将何营。答言慕幽禅,怀抱彻欲清。当年困流俗,鑽纸如痴蝇。一朝脱尘纲,决若飞鸟惊。斋盂趁后辈,卧氎陪老生。从兹辈行间,往往推先鸣。此道本无学,精粗不可评。忽然辨疆哉,独得分专城。物外怀抱好,醒来毛发轻。馀事不着意,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