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咏史五首其五·周人》

斧钺为藩忍内侵,商人涂炭奈何深。
不烦鱼火明天意,自有诸侯八百心。

作者介绍

范仲淹(九八九~一○五二),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幼孤,母改嫁长山朱姓,遂名朱说,入仕后始还姓更名。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进士。仁宗朝仕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曾主持“庆历新政”,提出明黜陟、抑侥倖、精贡举等十事。歷知睦、苏、饶、润、越、永兴、延、耀、庆、邠、邓、杭、青等州军。皇祐四年,改知颍州,赴任途中病故,年六十四。謚文正。着有《范文正公集》,有北宋刊本,范文正公集》二十卷,《四部丛刊》景明翻元刊本增别集四卷。《宋史》卷三一四有传。 范仲淹诗,以《四部丛刊》本爲底本。校以宋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别集中重出诗两首,已予删除。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作品评述

《咏史五首其五·周人》是范仲淹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斧钺为藩忍内侵,
商人涂炭奈何深。
不烦鱼火明天意,
自有诸侯八百心。

中文译文:
斧钺作为藩篱,忍受内外侵犯,
商人们备受苦难,何其深重。
不必担忧鱼火的明亮揭示了天意,
自有八百诸侯心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周朝时期的历史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衰落和社会困境的忧虑,同时也展现了他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首先,斧钺为藩忍内侵,指的是周朝的统治者为了保护国家,不得不忍受内外的侵犯。斧钺是古代的兵器,象征着国家的武力和防御能力。藩篱则代表了国家的边境和疆土。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面临的困境的关注和担忧。

其次,商人涂炭奈何深,描述了商人们在这个时期所遭受的苦难。商人在社会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他们的困境则反映了整个社会的困局。这句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动荡和经济困难的关切。

然而,诗中的最后两句传递了一种积极的态度和希望。不烦鱼火明天意,意味着不必担心鱼火的明亮,因为它揭示了天意。鱼火是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灯火,这里象征着希望和指引。自有诸侯八百心,表示自有八百诸侯心怀,即指国家的统治者和各地的领导者,他们会心怀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国家的复兴而努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周朝时期的历史背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困境的忧虑,同时也展现了他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它呈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鼓励人们在困境中保持信心,并相信国家和社会会有所好转。

  • 《卧治斋夜坐》

    今年一雪遍江淮,半月晴光冻不开。孤坐郡斋人寂寂,一枝红烛两瓶梅。

  • 《种松得徕字(其四在怀古堂,其六在石经院·》

    春风吹榆林,乱荚飞作堆。荒园一雨过,戢戢千万栽。青松种不生,百株望一枚。一枚已有馀,气压千亩槐。野人易斗粟,云自鲁徂徕。鲁人不知贵,万灶飞青煤。束缚同一车,胡为乎来哉。泫然解其缚,清泉洗浮埃。枝伤叶尚困,生意未肯回。山僧老无子,养护如婴孩。坐待走龙蛇,清阴

  • 《句》

    居疑与世分。

  • 《武担山》

    小饮不成醉,清谈多所欣。秋声摇落日,野色乱寒云。心事长千载,腰围更几分。西风丛桂发,倚槛得相闻。

  • 《宫柳》

    莫道秋来芳意违,宫娃犹似妒蛾眉。幸当玉辇经过处,不怕金风浩荡时。草色长承垂地叶,日华先动映楼枝。涧松亦有凌云分,争似移根太液池。

  • 《酬李相公喜归乡国自巩县夜泛洛水见寄》

    巩树烟月上,清光含碧流。且无三已色,犹泛五湖舟。鹏息风还起,凤归林正秋。虽攀小山桂,此地不淹留。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