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天诛正始余,百年曹马两丘墟。
景王似见铜驼祸,究极根源杀太初。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咏史下·夏侯玄》是宋代诗人陈普的作品。这首诗词描述了历史上的一段故事,展示了作者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思考和感慨。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日天诛正始余,
百年曹马两丘墟。
景王似见铜驼祸,
究极根源杀太初。
诗意:
这一天,正直的人们被天谴所杀,
百年来,曹操和马超都成了废墟。
景王好像看到了铜驼的灾难,
追究到底,这一切的根源是杀戮的太初。
赏析:
这首诗词以夏侯玄为题材,通过描写历史事件和人物,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反思。诗中使用了简练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历史悲剧的感叹和对暴力和战争的深思。
首节"一日天诛正始余,百年曹马两丘墟"揭示了一个悲惨的场景,天谴正直之人,百年以来曹操和马超的事迹都化为废墟。这种描写方式暗示了历史的无情和残酷,以及权力斗争和战争的摧毁力量。
接下来的两句"景王似见铜驼祸,究极根源杀太初"则表达了景王对历史的洞察和思考。景王是指南朝刘义隆,他对历史的洞察让他看到了铜驼的灾难,即指历史上的一次战争灾难。"究极根源杀太初"意味着景王追究事情的根源,揭示了战争和杀戮的本质。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中不断循环的暴力和战争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和平与善良的向往。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历史的独特见解和对人性的思考。它呈现了历史的残酷和暴力,同时也传递了对和平与正义的渴望。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写和对人物的塑造,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他对历史和人性的思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筑亭邀青山,眷此幽意深。十年废扫除,木拱竹成林。客来眼生翳,不惜斤斧寻。丁丁度馀响,几席延嵚崟。一掌开平川,双鬟出高岑。初疑白日晦,坐顷失繁阴。虚壁荡晴影,耿耿明衣襟。是时菊花节,悠然副登临。残霞映夕酌,幽籁随清吟。人情异晨夕,山色无古今。世间诸法空,通塞
屋头桑叶大如钱,知是吴蚕第一眠。远水忽来潇岸没,家书却寄道州船。
干将补弊履,铅刀割全牛。千金市骏骨,鼓车役骅骝。薛烛已云远,伯乐不可求。此理难致诘,吾其赋归休。
苍石横筇,松风外、自调龟息。浑不记、东皋秋事,西湖春色。底处未嫌吾辈在,此心说与何人得。向海棠、烂醉过清明,酬佳节。君莫道,江鲈忆。吾自爱,山泉激。尽月明夜半,杜鹃声急。人事略如春梦过,年光不啻惊弦发。怕醒来、失口问诸公,今何日。
淅淅梦初惊,幽窗枕簟清。更无人共听,只有月空明。急想穿岩曲,低应过石平。欲将琴强写,不是自然声。
笔阵万人敌,风韵玉壶冰。文章万丈光焰,论价抵连城。小试冯川三异,无数成阴桃李,寒谷自春生。奏牍三千字,晁董已销声。玺书下,天尺五,运千龄。长安知在何处,指点日边明。看取纶巾羽扇,静扫神州赤县,功业小良平。翻笑凌烟阁,双鬓半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