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奔尧后一孤儿,跖狗成群共肆欺。
贾诩未设曹操日,自为汉贼已多时。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诗词:《咏史下·贾诩》
中文译文:
崩奔尧后一孤儿,
跖狗成群共肆欺。
贾诩未设曹操日,
自为汉贼已多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陈普在宋代创作的一首咏史诗,以贾诩为主题。贾诩是东汉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谋士,也是曹操的重要对手。诗中通过描写贾诩的形象和事迹,表达了对他的赞赏和敬意。
首句 "崩奔尧后一孤儿" 表示贾诩在尧帝之后的时代,如同一个孤儿般流离失所。这里使用了"崩奔"一词,形象地描绘了当时乱世中的动荡和贾诩的孤独。这也暗示了贾诩的聪明才智和独特的地位。
第二句 "跖狗成群共肆欺" 揭示了贾诩所处的环境。"跖狗"是指邪恶的人,"成群共肆欺"则描述了他们对贾诩的欺凌和压迫。这句话通过对贾诩周围人的描绘,强调了贾诩在乱世中的艰难立足和面对的压力。
第三句 "贾诩未设曹操日" 指的是贾诩并没有设法除掉曹操的日子。这里的"曹操日"可以理解为贾诩策划暗杀曹操的时机。这句话表明贾诩的计谋和智慧,并且暗示了贾诩对曹操的重视和对他作为敌人的认可。
最后一句 "自为汉贼已多时" 表达了贾诩的自我评价。他自认为自己早已成为了反对汉室的贼寇。这句话展示了贾诩对自己身份的认同,也凸显了他对时代和局势的洞察力。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揭示了贾诩的形象和地位,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佩和推崇。通过对贾诩在乱世中的孤独、对手的欺凌以及自我评价的描绘,诗词展现了贾诩作为一位杰出政治家和谋士的才智和不凡,同时也反映了动荡时代的特点和人物的命运。
见说诗并赋,严陵已尽刊。未能亲去觅,犹喜借来看。纸上春云涌,灯前夜雨阑,莫先朝路送,政好遗閒官。
才大无不备,出入为时须。雄藩精理行,秘府擢文儒。诏书忽已至,焉得久踟蹰。方舟趁朝谒,观者盈路衢。广筵列众宾,送爵无停迂。攀饯诚怆恨,贺荣且欢娱。长陪柏梁宴,日向丹墀趋。时方重右职,蹉跎独海隅。
浮世浮华一断空,偶抛烦恼到莲宫。高僧解语牙无水,老鹤能飞骨有风。野色吟馀生竹外,山阴坐久入池中。禅师莫问求名苦,滋味过于食蓼虫。
千里入黄云,羁愁日日新。疏钟关路晓,远雨寒山春。南眺有归雁,北来无故人。却思陪宴处,回望与天邻。
山川有佳处,神物严守卫。自非夙有因,孰敢发其秘。众壑拥流泉,青间见白沸。洗我杖与屦,时作深入计。要须乡道先,行与老人值。指我洞壑已,忽不知所诣。劚荒划巨石,稍去眼中翳。豁然大厦开,位可百人置。嵌严一日出,自此沓游骑。开山属老夫,爱山必同类。甚畏长风寒,当暑
买褚得薛不落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