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灯红灼烁,窗月正黄昏。
印出横斜影,分明竹外村。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巖,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歷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爲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爲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这首诗词是宋代袁说友创作的《用谢艮斋韵题欧阳长老墨梅》。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屏灯红灼烁,
窗月正黄昏。
印出横斜影,
分明竹外村。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黄昏时分的景象。在一间屏风后的灯光下,红色的灯火闪烁不定。窗外的月光柔和而温暖,正逐渐融入黄昏的时光。在这昏暗的光线下,竹外的乡村景色被印在了窗户上,呈现出清晰的横斜影子。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美丽的黄昏景象。通过屏风后红灯火的闪烁、窗外黄昏时分的月色,以及窗户上清晰的横斜影子,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中。
诗中的屏灯红灼烁,形容了灯光微弱而温暖的状态,给人一种安详宁静的感觉。窗外的月光正逐渐融入黄昏的时光,传达出自然景色的变换和渐次交替的美感。横斜影子的出现,使得窗外的竹林和乡村景色在昏暗的光线下清晰可见,突显了其与室内的对比。这种对比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增添了一份诗意和意境。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精确的表达,将读者带入一种静谧、温馨的氛围中。诗人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将自然景色与人文环境相结合,展现了一种恬静而富有诗意的境界。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对美的独特感悟。
往晴忧小旱,今雨慰深望。细听林园响,如闻粳稻香。客来无褦襶,兴可傲羲皇。恨我疡居体,孤渠醉作乡。
一吟一咏一相思,满纸银钩满纸诗。深院沈沈人悄悄,落花片片雨垂垂。蹉跎二月还三月,点检新枝□□□。愁绝问春春不语,见君何地会何时。
石泉飞雨乱淋漓,翠箔银丝万缕齐。云屋润含珠网密,月钩凉沁玉绳低。鲛人夜织啼痕湿,湘女晨妆望眼迷。恍似水晶宫殿里,四檐花雨乱莺啼。
读书聊尔只欲眠,半世浪比边孝先。白头来煮阿弓糜,偶然甘寝如许奇。醍醐乳无上味,方我饱眠方掩鼻。诸天种种妙伎乐,方吾饱眠堪作恶。北湖久参真法器,老年端入睡三昧。齁齁休遣莺唤醒,妙处只令儿辈听。
加纱挂头何规矩,眼要看经不识字。差般差样制风颠,硬作斑猫骑作虎。道是弥陀,有何本据。闾丘太守,似苏州子。
光风薄。杨花欲谢春应觉。春应觉。一庭红杏,粉花吹落。冶游无复飞红索。凭高独上湖边阁。湖边阁。黄昏独倚,画阑西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