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又采荔一首》

我已归寻乌石路,人谁肯顾雀罗门。
荔三百颗犹能啖,椿八千秋不足言。
唐贡华清劳岁岁,宋蠲驿置惠元元。
客询老子休粮诀,丹实漫山更满村。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又采荔一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已经回到乌石路上采荔了,但没有人愿意回头看鸟网的门。
三百颗荔果我还能吃,八千秋的椿花却难以言表。
唐朝的贡品华清一年年献上,宋朝的蠲税惠元元置办。
有来访的客人询问老子的休粮诀,红色的实实在在地装满了山村。

诗意:
《又采荔一首》以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回到乌石路采摘荔果的情景,但却面对着无人关注的鸟网门,暗示着人们对于物质利益的追逐而忽略了自然之美和纯真的情感。诗中提到的荔果和椿花,用以象征时间的推移和物质的价值,进一步强调了人们对于物质追求的虚荣和对于精神追求的忽视。唐朝和宋朝的不同政治制度被描绘出来,唐朝以华清贡品表达了物质贡献的连续,而宋朝以蠲税惠元元置办表达了政府对民生的关怀。最后,诗人提到有客人来询问老子的休粮诀,意味着人们对于生活智慧和心灵寄托的追求,并且山村的丹实象征着丰收和富足。

赏析:
《又采荔一首》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社会现实的对比,揭示了人们在物质追求中迷失了对真善美的理解和追求。诗中运用了荔果、椿花和山村等意象,以及唐朝和宋朝的对比,呈现出一个社会发展变迁和人们心态转变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荔果和椿花的描述,表达了物质价值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差距。同时,对唐朝和宋朝政治制度的描绘,展现了社会体制的变迁和政府对民生的关怀。最后,客人询问老子的休粮诀,显示了人们对智慧和精神寄托的追求。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通过对景物和政治制度的描写,反映了人们在现实社会中的追求和思考,呼唤着对于内心世界和人性价值的关注。

  • 《又酬晓灯离暗室五首》

    知疑奸叟谤,闲与情人话。犹是别时灯,不眠同此夜。寒灯扬晓焰,重屋惊春雨。应想远行人,路逢泥泞阻。灯光照虚屋,雨影悬空壁。一向檐下声,远来愁处滴。楚僧话寂灭,俗虑比虚空。赖有残灯喻,相传昏暗中。雨声乱灯影,明灭在空阶。并枉五言赠,知同万里怀。

  • 《月》

    嫦娥窃药出人间,藏在蟾宫不放还。后羿遍寻无觅处,谁知天上却容奸。

  • 《戏石唐山隐者》

    石唐仙室紫云深,颍阳真人此算心。真人已去升寥廓,岁岁岩花自开落。我昔曾为洛阳客,偶向岩前坐盘石。四字丹书万仞崖,神清之洞锁楼台。云深路绝无人到,鸾鹤今应待我来。

  • 《探春令(景龙灯)》

    暗尘明月小桃枝,旧家时情味。问而今、风转蛾儿底。有谁把、春衫试。景龙灯火升平世。动长安歌吹。这山城、不道人能记。甚村酒、偏教醉。

  • 《甲寅春日江村即事三十首(录十二首)》

    一曲清江旧草堂,野人原自爱沧浪。岂因俸薄轻中垒,敢谓风高卧上皇。雨后看山初扫径,日斜临水更移床。门前欲种桃千树,看取花枝过短墙。

  • 《夏旱四首》

    吾闻曲礼当凶岁,诸大夫安敢食粱。婢臛香芹羹过美,水车声畔不能尝。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