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分双洞,幽奇类沃洲。
猿吟清彻夜,山色冷宜秋。
云拥阶前石,钟残竹畔楼。
贤哉白太守,五马旧曾游。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爲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謚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爲底本。
《游风水洞僧院》是宋代释智圆所写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位于风水洞的僧院,以及其中的幽静景色和历史传承。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游风水洞僧院
风水洞中分为双洞,
幽奇景象如同沃洲。
猿猴夜晚吟唱悠扬,
山色寒冷适宜秋天。
云雾缭绕阶前的石头,
钟声遗留在竹林楼边。
多么令人称赞的白太守,
曾骑五匹马游历过。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位于风水洞的僧院,展示了这个僧院的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诗人通过描绘山洞之美、夜晚的猿猴吟唱、秋天的寒冷山色等元素,营造了一种幽静、宜人的景象。
诗中提到的"风水洞"是指一个自然形成的山洞,而"双洞"则暗示着洞中景致的丰富多样。"沃洲"是对这个环境的形象比喻,意味着风水洞的景色如同一片富饶的土地。
在夜晚,洞中的猿猴发出清脆悠扬的吟唱声,使得这个僧院更加生动有趣。山色的寒冷与秋天相得益彰,给人以深沉、凉爽的感觉。云雾缭绕的石阶和残存的钟声,使人联想到悠久的历史和僧院的庄严氛围。
最后两句赞美了一个名叫白太守的人物,他以往曾驾驭五匹马在这里游览,这句话突出了这个僧院的名望和历史。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景物的对比来展示僧院的秀丽景色和历史沉淀,给读者带来一种宁静、清新的感受。通过这首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以及这个僧院所散发出的深厚文化底蕴。
平时卧雪似袁安,谁肯凌晨犯苦寒。百辟班中因族贺,八盘岭上得遥看。层层观阙琼楼耸,纳纳乾坤玉宇宽。怅望仙山何处是,欲从此地径骖鸾。
刮鼓社,这刮鼓食中饱。我看豌豆将来后,且*起须入窖。莫收多、不须收少。上头自有三光照。似象棋何劳打炮。有几个人知道。有几个人
五鼓歇津亭,风帆去斗城。美材王国秀,独木县官征。萍密浮罂剂,蒪丝杂釜羹。袁郎秋咏去,江月对盈盈。
吴郡鱼书下紫宸,长安厩吏送朱轮。二南风化承遗爱,八咏声名蹑后尘。梁氏夫妻为寄客,陆家兄弟是州民。江城春日追游处,共忆东归旧主人。
谏省垂清论,仙曹岂久临。虽专良史业,未畏直臣心。路入丹霄近,家藏华岳深。还如韩吏部,谁不望知音。
早探梅春南俗惯,今年不料寒裂骭。梅花索价似太高,虽现幽姿犹匿半。小小樽前白玉盘,忽移全树教吾看。仅高一尺辄峥嵘,才吐数枝如烂熳。远观不足近视之,始觉是真还似幻。笑问主人谁所为,疑是女娲残手段。锻石所传非有方,补天之妙人无间。满堂坐客俱眼生,吾其付之一笑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