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春去无几,烦暑来已惭。
驱车九衢里,赤日汗两脸。
投身入佛寺,廊殿遂且俨。
老僧一何贤,为我拂清簟。
神轻反无寐,性达非有检。
啾啾雀声闲,悄悄人迹敛。
却思吾庐下,此乐不为欠。
新苹生明镜。
密笋排翠琰。
时哉盍旋归,尘土吾已厌。
韩维(一○一七~一○九八),字持国,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亿子,与韩绛、韩缜等爲兄弟。以父荫爲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爲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爲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臺司。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歷河阳,復知许州。哲宗即位,召爲门下侍郎,一年余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一○九五)定爲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爲《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阳集》爲底本,校以清丁丙收藏的旧钞本(简称旧钞本,今藏南京图书馆)。录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集中诗多重出,如卷七、卷八重《城西二首》,卷七《和三兄题蜀中花园》与卷一○《和景仁赋才元寄牡丹图》诗亦重。《城西二首》删卷八重出诗,因卷一○的重出诗有自注,删省卷七中一首。
《游福圣院呈审言诸君》是宋代韩维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残春已经渐渐消逝,炎热的夏天已经令人感到羞愧。我驾车穿过繁华的城市,烈日下汗水湿透了我的脸颊。我投身于一座佛寺之中,廊殿庄严肃穆。那位年老的僧人多么高尚,他为我拂去了床上的尘埃。神明轻盈,反而无法入眠;他的心性高洁,超越了约束和束缚。鸟儿嘀咕的声音随意飞扬,人们的脚步声悄然收敛。然而,我心中仍然留恋着自己的住所,这种愉悦不会因此而减少。新鲜的苹果宛如明镜,密集的竹笋好似翠绿的宝石。时候到了,何不回家?我已经厌倦了尘世的浮躁。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游览佛寺的心境和感受。在残余的春天即将结束,夏天的炎热来临时,诗人驾车来到一座佛寺,逃离了尘嚣,感受到了宁静和庄严。诗人赞美了佛寺中一位年老的僧人,他的高尚品德和清心寡欲让诗人产生敬佩之情。诗人用生动的描写展示了佛寺内的宁静和神圣,鸟儿的鸣叫声和人们的脚步声都变得安静起来。然而,诗人虽然沉浸在佛寺的宁静中,却仍然怀念着自己的家,心中的喜悦并未减少。最后,诗人决定离开佛寺,回归尘世,因为他已经对尘土世界感到厌倦。
这首诗词通过对佛寺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烦忧和对宁静境界的向往。同时,诗人也在表达一种对于人生的思考,他意识到尘世的浮躁和喧嚣,渴望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整首诗词以对比和对立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纷扰和追求,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审美价值。
古来一代文章事,自有风骚翰墨臣。今日苏门四君子,异时邺下七诗人。
朱门未知禅悦义,富不期奢奢自至。二韮虽寒故是公,万羊贾祸徒封卫。我公居尘不染尘,便随一钵遗甘辛。出家虽非将相事,食菜要是英雄人。臞儒一生用心苦,何曾梦见鸡映黍。中丞惜福幸见分,晚食从公当羔羜。
清风无人兼,自可入吾手。明月无人并,自可入吾牖。中心既已平,外物何尝诱。余事岂足论,但恐樽无酒。
雪宫词客燕宫游,一轴烟花象外搜。谩把蜀纹当昼展,徒夸湘碧带春流。吟时致我寒侵骨,得处疑君白尽头。从北南归明月夜,岭猿滩鸟更悠悠。
乾道运无穷,恒将人代工。阴阳调历象,礼乐报玄穹。介胄清荒外,衣冠佐域中。言谈延国辅,词赋引文雄。野霁伊川绿,郊明巩树红。冕旒多暇景,诗酒会春风。
散尽黄金为买书,时人笑我太痴愚。一朝有子如尧叟,何处无人说老苏。可谓死而无憾者,孰云文不在兹乎。渊明地下闻君葬,也散黄花作泪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