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昔贤生异世,昼思夜梦两微茫。
掉头随雾入东海,被发乘风下大荒。
仙伯已寻丹灶地,武皇亦返白云乡。
惟应诗卷留天地,宝气虽埋斗有光。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有感》是一首宋代刘克庄创作的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与古代贤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他们之间的距离和思念之情。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与昔贤生异世,
昼思夜梦两微茫。
掉头随雾入东海,
被发乘风下大荒。
仙伯已寻丹灶地,
武皇亦返白云乡。
惟应诗卷留天地,
宝气虽埋斗有光。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与古代贤人之间的隔阂和思念之情。作者感叹自己与那些伟大的前辈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他们的智慧和成就使得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到微茫和无助。作者希望能够与这些贤人相遇,因此他决定掉头追随着雾气进入东海,乘风飞越辽阔的荒野。诗中提到的"仙伯"和"武皇"分别指的是道家的仙人和历史上的武功高强的皇帝。作者希望能够找到仙人的丹灶,以求长生不老;同时,他也希望皇帝能够回到自然纯朴的白云乡。最后,作者认为尽管他无法与这些贤人相遇,但他的诗篇将永远留在天地之间,即使宝气被埋在斗宿之中,仍然会发出光芒。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作者与古代贤人之间的时空隔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智慧和成就的向往和思念之情。诗中的意象描写生动,如"掉头随雾入东海"和"被发乘风下大荒",展现了作者追寻贤人的决心和勇气。同时,诗中的"仙伯"和"武皇"象征着不同的追求,仙人追求长生不老,而皇帝追求回归自然。最后,诗人通过诗篇的力量,将自己的思念和向往永远留存在天地之间,这种坚持和信念令人感动。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古代贤人的敬仰和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智慧和成就的向往。通过描绘时空隔阂和追寻的旅程,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和信念,并通过诗篇的力量将自己的思念永远留存在世间。
再到丛林得我惊,斩新花果自然成。种田更有僧只户,乞食何如舍卫城。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闤闠开三市,旗亭起百寻。渐离初击筑,司马正弹琴。细柳龙鳞映,长槐兔月阴。徒知观卫玉,讵肯挂秦金。
我初识苏仙,谈诗达旦夕。君今与提衡,当复诧此客。一代紫微公,文采耀楚泽。归来要同登,斲句慰英魄。
可怜绳墨窘韩非,说看神仙到紫微。办得一双无事眼,玉梅枝上看春归。
崦里何幽奇,膏腴二十顷。风吹稻花香,直过龟山顶。青苗细腻卧,白羽悠溶静。塍畔起鸊鹈,田中通舴艋。几家傍潭洞,孤戍当林岭。罢钓时煮菱,停缲或焙茗。峭然八十翁,生计于此永。苦力供征赋,怡颜过朝暝。洞庭取异事,包山极幽景。念尔饱得知,亦是遗民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