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室中兴运更赊,如闻庙议尚堪嗟。
和亲费尽三公力,兵革伤残百姓家。
解使亚夫营细柳,却教贾谊傅长沙。
顾予岂是奔亡者,独抱寒枝愧暝鸦。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有感》
帝室中兴运更赊,
如闻庙议尚堪嗟。
和亲费尽三公力,
兵革伤残百姓家。
解使亚夫营细柳,
却教贾谊傅长沙。
顾予岂是奔亡者,
独抱寒枝愧暝鸦。
中文译文:
帝室的兴运越来越衰落,
仿佛听到庙宇中的议论仍令人叹息。
和亲耗尽了三公的力量,
战乱伤害了百姓的家园。
派解使亚夫去治理细小的柳暗花明之地,
反而让贾谊去辅佐长沙的权臣。
我岂是投奔逃亡的人,
孤单地拥抱寒凉的树枝,感到羞愧如暗黑的乌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晁说之在宋代写的,通过描绘社会的困境和自身的无奈,表达了对时局的感慨和忧虑。
诗中第一、二句以帝室的兴衰为引子,用"更赊"一词表达朝代衰落的状态。"如闻庙议尚堪嗟"则意味着人们对于朝廷的议论和忧虑,暗示了社会的不安定和动荡。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和亲政策和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和亲费尽三公力"指的是通过婚姻联姻来稳定边疆的策略,但这种做法却耗尽了国家的力量。"兵革伤残百姓家"揭示了战争对普通人民的伤害和破坏。
而接下来的两句则讽刺了当时政治中的一些荒唐之举。"解使亚夫营细柳"指的是把优秀的官员派到细小的地方去治理,将有才干之人浪费在微不足道的工作上。"贾谊傅长沙"则是讽刺贾谊这位有才华的官员被任命到长沙等权臣的身边,暗示了当时的官场险恶。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自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和身份。"顾予岂是奔亡者"表明诗人并非逃亡之人,而是一个忧国忧民的有良知的人。"独抱寒枝愧暝鸦"则暗示诗人的孤独和无奈,将自己比作寒凉的树枝,感到对社会现状的羞愧和痛心。
整首诗以朝代的兴衰为线索,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和自身的感受,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以及生动的意象和比喻,使诗词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学术深沉久未施,晚登台省世方知。诗章好奏周文庙,字法宜磨魏武碑。禁掖便当提大笔,名藩犹自拥高麾。应怜共试金坡者,答飒浑如郑鲜之。
紫府群仙名籍秘。五色斑龙,暂降人间世。海变桑田都不记。蟠桃一熟三千岁。露滴彩旌云绕袂。谁信壶中,别有笙歌地。门外落花随水逝。相看莫惜尊前醉。
此心无所著,閒散似神仙。每日三餐饭,谁家一熟田。健吟输少后,起思忆衰年。安得同携手,徜徉泉石边。
东坡信畸人,涉世真散材。仇池有归路,罗浮岂徒来。践蛇及茹蛊,心空了无猜。携手葛与陶,归哉复归哉。
密雪终宵下,晨登百尺端。瑞光翻怯日,和气不成寒。天末无织翳,云头未少乾。四郊闻击壤,农望已多欢。
与君别后愁无限,永远团圞。间阴多方。水远山遥过断肠。终朝等候郎音耗,捱过春光。烟水茫茫。梅子青青又待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