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彻灵根上太虚,斑分碧落照尘区。
要知一览峰境,不用重看雁荡图。
王洋(一○八七?~一一五四?),字元渤,原籍东牟(今山东蓬莱),侨居山阳(今江苏淮安)。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召爲秘书省正字。歷校书郎,吏部员外郎,守起属舍人,坐事免(《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四四、五七、五八)。十年,由权发遣吉州改知邵武军(《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四八)。十七年,由知饶州任罢(《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五六)。寓信信,因居所有荷花水木之胜,自号王南池,闢室曰半僧寮(《洞泉日记》卷中)。二十三年,以直徽猷阁主管台州崇道观卒(《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六五)。一说十二月卒,年六十七。其子易祖收辑遗文爲《东牟集》三十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九卷),孝宗淳熙元年(一一七四)周必大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四卷。事见《周文忠公集》卷二○《王元渤右史文集序》、《南宋馆阁录》卷八。 王洋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东牟集》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游龟峰》是宋代诗人王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下彻灵根上太虚,
斑分碧落照尘区。
要知一览峰境,
不用重看雁荡图。
诗意:
《游龟峰》描绘了登上龟峰的景象。诗人通过峰顶的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壮丽景观的赞叹和对世界的洞察。诗中融入了诗人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登上龟峰后所见到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灵根"和"太虚"来形容峰顶,突显了龟峰的高耸和奇特。"斑分碧落照尘区"一句,通过运用色彩和光影的描绘,表现了峰顶的多样性和宏伟景象。"雁荡图"则指的是以雁荡山为主题的山水画,诗人以此来强调登峰的体验远胜于图画。
整首诗以景描情,通过对龟峰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叹之情。诗人并不局限于形容龟峰的高耸和壮丽,而是通过景色的描绘,展示了自己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诗中蕴含着对人生境界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真理和宇宙奥秘的探索。整首诗以简短的语言,表达了深远的意境,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龟峰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同时,诗中流露出对宇宙奥秘的思考,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江渎池头烂醉归,青旗日晚插城扉。正驰玉勒冲红雨,又挟金丸伺翠衣。老境渐侵欢意尽,旧游欲说故人稀。凭高三叹君知否,倦鷁无风亦退飞。
归未卜。频倒金驱纤玉。明月绡窗停剪烛。搦愁题蠹绿。秋水娟娟鱼目。腰素几分销缩。接得云笺无意读。雕鞍何处宿。
未挂丹题雁塔中,重来溪上觅筠翁。相期老眼横遥碧,莫着征衫走软红。得失漫嗟蝉翼重,才名合见马群空。三年小度惊人手,未信朱衣也不公。
何地堪相饯,南楼出万家。可怜高处送,远见故人车。野果新成子,庭槐欲作花。爱君兄弟好,书向颍中夸。
逝者如斯书夜长,会心能使百忧忘。生前身后浑如此,丝竹之音孔子堂。
身即林园不世功,喜惊今乃有人同。规模内相雄文里,景物时贤杂咏中。前辈风流何敢似,后来评论想能公。谁曾寤寐声形隔,真乐从兹触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