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甸无辞暂驻车,吴门虽好隔重湖。
且尝竹苑迎霜兔,休忆松江上钓鲈。
老见交朋尤眷恋,醉吟风月好踌躇。
广陵喜得贤宾客,簪履光华胜瑇珠。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又和次中答莘老见招》是宋代苏颂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近甸无辞暂驻车,
尽管离开朝廷,我仍然停车不言辞,
吴门虽好隔重湖。
虽然吴门美好,但是它与我隔着重重湖泊。
且尝竹苑迎霜兔,
让我先品竹苑中迎来的霜兔的滋味,
休忆松江上钓鲈。
不要再回忆钓鲈鱼的松江。
老见交朋尤眷恋,
我老了,见到朋友尤其眷恋,
醉吟风月好踌躇。
醉酒之时吟咏风月,好似陷入踌躇之中。
广陵喜得贤宾客,
广陵喜庆地迎来贤明的宾客,
簪履光华胜瑇珠。
他们的装饰和仪态胜过瑇珠。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的心境和情感,展现了苏颂对友情、美景和人生的思考。诗中诗人表达了对离开朝廷生活的惋惜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风景的向往。他提到了竹苑中迎来的霜兔,暗示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向往。他也提到了与朋友相聚和交往的快乐,以及在醉酒中吟咏风月的愉悦感受。最后,他提到了广陵迎来贤明的客人,形容他们的装饰和仪态胜过珍贵的瑇珠。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境的构建,展示了苏颂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词既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又展示了他对自然和人情的敏感洞察力,充分展示了苏颂作为一位文人的才情和心境。
一声黄鹄夜深归,栖雀惊鸣触殿扉。北斗半垂楼阁外,风旛浑欲上云飞。
乡里千山月,尘埃两鬓星。秋声虽是爽,客耳不堪听。多泪风前烛,孤明竹外萤。吟蛩更亡赖,终夜几曾停。
平生不省问田园,白首忘怀道更尊。已上印书通北阙,稍留冠盖饯东门。冯唐老有为郎恋,疏广终无任子恩。今日荣归人所羡,两儿腰绶拥高轩。
重来鸥阁晓,帆影涨新晴。倚槛云来去,闭帘花送迎。江湖春汗漫,岁月老峥嵘。手把忘忧草,夔夔绕太清。
曾向岭头题姓字,不穿杨叶不言归。弟兄各折一枝桂,还向岭头联影飞。
节应清和候,郊宫事洁羞。至诚闻上帝,明德祀圆丘。雅用陶匏器,馨非黍稷流。就阳陈盛礼,匡国祷鸿休。渐晓兰迎露,微凉麦弄秋。寿山横紫阁,瑞霭抱皇州。外肃通班序,中严锡庆优。奏歌三酒备,表敬百神柔。池碧将还凤,原清再问牛。万方瞻辅翼,共贺赞皇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