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又和二首》

西风鏖残暑,如用霍去病。
疏沟满莲塘,扫叶明竹迳。
中有寂寞人,自知圆觉性。
心猿方睡起,一笑六窗静。

作者介绍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干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干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繫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繫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贊、颂(其中多爲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爲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爲第四十九卷。

作品评述

《又和二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残暑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对生命的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西风鏖残暑,如用霍去病。
疏沟满莲塘,扫叶明竹迳。
中有寂寞人,自知圆觉性。
心猿方睡起,一笑六窗静。

诗意: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残暑时节的感慨以及他内心的寂寞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中的人物形象象征着诗人自身,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的领悟和对内心追求的呼唤。

赏析:
诗的开篇写道“西风鏖残暑”,意味着残暑炎热难耐。这里引用了霍去病的名字,比喻西风的猛烈如同霍去病的勇猛,形象地描绘了残暑的炙热。接着描述了疏沟满满的莲塘,以及扫叶明亮的竹迳,这些景物细致入微地描绘出了夏末秋初的景象。

接下来,诗人写道“中有寂寞人,自知圆觉性”。这里的“寂寞人”指诗人自己,他意识到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对人生的思索。他自称“圆觉性”,表达了他对自己内心的觉醒和对生命真谛的认知。

最后两句“心猿方睡起,一笑六窗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变化。心猿指的是内心的烦躁和不安,睡起则意味着内心的宁静和安定。一笑六窗静则描绘了内心的喜悦和外在环境的宁静。整个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寂寞人的心境,表达了对生命和内心追求的思考,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富有哲理的意境。

黄庭坚的这首《又和二首》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物,通过对人物内心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和内心追求的思考。诗词意境深远,富有诗意,让读者在静谧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内心的宁静。

  • 《九日同诸友游丰乐院翠围亭槛前竹树蓊蔽命僧》

    筑亭邀青山,眷此幽意深。十年废扫除,木拱竹成林。客来眼生翳,不惜斤斧寻。丁丁度馀响,几席延嵚崟。一掌开平川,双鬟出高岑。初疑白日晦,坐顷失繁阴。虚壁荡晴影,耿耿明衣襟。是时菊花节,悠然副登临。残霞映夕酌,幽籁随清吟。人情异晨夕,山色无古今。世间诸法空,通塞

  • 《寄家书作》

    屋头桑叶大如钱,知是吴蚕第一眠。远水忽来潇岸没,家书却寄道州船。

  • 《怀古》

    干将补弊履,铅刀割全牛。千金市骏骨,鼓车役骅骝。薛烛已云远,伯乐不可求。此理难致诘,吾其赋归休。

  • 《满江红(和程学谕)》

    苍石横筇,松风外、自调龟息。浑不记、东皋秋事,西湖春色。底处未嫌吾辈在,此心说与何人得。向海棠、烂醉过清明,酬佳节。君莫道,江鲈忆。吾自爱,山泉激。尽月明夜半,杜鹃声急。人事略如春梦过,年光不啻惊弦发。怕醒来、失口问诸公,今何日。

  • 《闻泉》

    淅淅梦初惊,幽窗枕簟清。更无人共听,只有月空明。急想穿岩曲,低应过石平。欲将琴强写,不是自然声。

  • 《水调歌头(送杨廷秀赴国子博士用廷秀韵)》

    笔阵万人敌,风韵玉壶冰。文章万丈光焰,论价抵连城。小试冯川三异,无数成阴桃李,寒谷自春生。奏牍三千字,晁董已销声。玺书下,天尺五,运千龄。长安知在何处,指点日边明。看取纶巾羽扇,静扫神州赤县,功业小良平。翻笑凌烟阁,双鬓半星星。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