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萼相辉采翠重,几番浓艳九春中。
根盘省闼偏含润,影拂邻墙暗逐风。
繁若百枝然宝炷,深于三入染纁红。
诸君赏咏时连属,珍重多才好事同。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又和内院海棠》是宋代苏颂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华丽的花瓣相互辉映,翠绿的枝条上点缀着重重花朵,
经过几番浓艳,已是九春之中最美的时刻。
根部扎根在墙角,稍带着水汽的花影随风轻摇。
花朵繁茂如百枝香炷,色彩深红如鲜血染红。
在诸位赏赐赞扬时,它们显得更加珍贵,多才多艺的美好事物同样值得珍重。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内院中盛开的海棠花景。诗人以华丽的笔触刻画了花朵的美丽和繁茂,描绘了花朵在春季绽放的盛景。海棠花以其娇艳的花瓣和翠绿的枝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通过花影随风的描绘,也增添了一丝宁静和动感。诗人将海棠花比作珍贵的宝炷,形容其繁盛如百枝,色彩深红如鲜血,表达了对花朵美丽和生命力的赞美。最后,诗人将赏赐赞扬的话语与海棠花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多才多艺和美好事物的珍重之情。
赏析:
《又和内院海棠》是一首描绘花朵美丽和生机勃勃的诗词。诗人运用瑰丽的描写手法、形象的比喻和鲜明的色彩,生动地展现了海棠花的盛开景象。通过华丽的描绘,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幅花开如海的壮丽画面,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蓬勃。同时,诗人通过将花朵与珍贵的宝炷相比,将花影与风相连,赋予了诗词一种隐喻和寓意,使之更加丰富和深邃。整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让读者在赏识花朵之美的同时,也引发对生命和美好事物的思考和珍重。
众生垢重汩尘缘,岂自收心同觉源。挈水拾薪时节至,三通鼓罢物皆鲜。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鬓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沈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一亘清虚衲子家,十方三世个生涯。光明照夜触髅眼,消息含春枯木花。晓色依依云冉冉,天容淡淡月斜斜。母陀罗臂通身是,今日逢场便攃沙。
我登姑苏台,笑指前溪水。水从具区来,古色映清泚。明朝泛秀之去,两岸杂苹芷。萦纡知几曲,举目皆可喜。稻熟千顷黄,秋入四山紫。疎钟度横塘,青帘穿野市。忽惊秀逼人,突兀平地起。飞阁出林颠,穹石满山趾。褰裳上深径,鸣蝉声聒耳。木罅露遐观,欲进足屡止。梵宫开何年,金
春寒还似暮冬天,败絮重披有虱缘。虽欠高僧分白,偶蒙暴客恕青毡。浊醪盎盎贫犹醉,倦枕昏昏昼亦眠。年少从渠笑衰嬾,相呼禹庙看龙船。
肃肃秺侯清慎,温温契苾知诗。能推测隐救民饥,况乃义方教子。宪府两飞鹗荐,士林竟赋怀辞。天门正美可前知,入侍钩天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