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地依荒谷,衡茅苟自安。
门前山四塞,不用买峰峦。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召试,除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校书郎、着作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年,出爲福建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十年,兼实录院检讨、守起居舍人、兼侍讲、试中书舍人(《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五、一三七)。升实录院同修撰,十一年,罢。起知衢州。十八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献《绍兴中兴復古诗》以希进用,寻卒(同上书卷一三九、一五八),年五十三。有《紫微集》(《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张巨山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六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张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紫微集》爲底本,参校《湖北先正遗书》影印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本)以及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句,编附卷末。
诗词:《幽居》
朝代:宋代
作者:张嵲
中文译文:
避开世俗的喧嚣,依偎在荒谷之中,
住在简陋的茅屋中,苟且自安。
门前四面环山,形成天然的屏障,
无需购买高耸的峰峦。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选择隐居于幽静的山谷之中,远离尘嚣和纷扰的世界。他住在一间简陋的茅屋中,过着安逸自在的生活。门前四周环绕着山峰,自然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使他不需要购买高耸的山峰来营造幽静的环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幽居于荒谷的景象,表达了对繁忙世俗生活的厌倦和追求宁静自然的向往。诗中的“衡茅苟自安”表达了作者安于简朴生活的态度,愿意以简陋的茅屋为家,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而“门前山四塞,不用买峰峦”则展示了山峦环抱的幽静环境,无需人工修筑高耸的山峰,自然就能形成一道天然的隔绝世俗的屏障。
整首诗以简练的文字,直接表达了作者追求自然与宁静的心境。通过隐喻的手法,将山峦的环绕与作者的幽居生活相联系,传递出一种返璞归真、追求内心宁静的哲理。这首诗通过简单的场景描写,营造出一种恬静宜人的意境,引发读者对于远离喧嚣的向往和思考。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吾适安归矣。吁嗟徂兮,命之衰矣。
月转东墙花影重,花迎月魄若为容。多情月照花间露,解语花摇月下风。云破月窥花好处,夜深花睡月明中。人生几度花和月?月色花香处处同。
过眼纷纷更问为,幽人生死况能齐。海桑恐碍日车辙,宸极劣为天磨脐。臧谷君方堕书蠹,研桑我亦笑醯鸡。晚知战胜轻千乘,悔厌晨盐与暮虀。
魍魉何曾见,头旋即下神。图他衫子段,诈道大王嗔。
夙夜宥密,不敢宁宴。五齐既陈,八音在县。粢盛以絜,房俎斯荐。惟德惟馨,尚兹克遍。
塔高铃自语,碑断苏成文。老树擎凉月,初荷卷湿云。萤飞临水见,犬吠隔篱闻。静对高僧坐,无眠到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