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命恤人隐,兹游久未遑。
鸣驺响幽涧,前旌耀崇冈。
青冥台砌寒,绿缛草木香。
填壑跻花界,叠石构云房。
经制随岩转,缭绕岂定方。
新泉泄阴壁,高萝荫绿塘。
攀林一栖止,饮水得清凉。
物累诚可遣,疲氓终未忘。
还归坐郡阁,但见山苍苍。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明皇,晚更折节读书。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大历十四年,自鄠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久之,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埽地而坐,唯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客,与之酬倡。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明皇,晚更折节读书。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大历十四年,自鄠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久之,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扫地而坐,唯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客,与之酬倡。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生开元二十五年。少以三卫郎事明皇。干元间为太学生,始折节读书。永泰中为洛阳丞。大历间歷仕京兆府功曹参军。十四年,自鄠县令制除栎阳令,公疾辞不就。建中中拜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约卒于贞元九年。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补诗一首。
《游琅琊山寺》是唐代韦应物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描述了自己受到命令在琅琊山寺中修行的情景,表达了对宁静山水的向往和对修道生活的赞美。
中文译文:
受命恤人隐,兹游久未遑。
鸣驺响幽涧,前旌耀崇冈。
青冥台砌寒,绿缛草木香。
填壑跻花界,叠石构云房。
经制随岩转,缭绕岂定方。
新泉泄阴壁,高萝荫绿塘。
攀林一栖止,饮水得清凉。
物累诚可遣,疲氓终未忘。
还归坐郡阁,但见山苍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描绘了琅琊山寺的宁静和美丽。诗人受命来到这里修行,但一直未能闲暇,直到现在才能游览山寺。鸣驺响在幽深的涧谷,前方的旌旗在阳光下闪耀。青冥的台阶冷冽,绿沉的草木散发着芳香。溪水流经山谷,叠石堆成云房。甘甜的泉水从阴暗的岩壁中涌出,高处的萝蔓遮荫着绿色的池塘。攀登树林,在那里找到了栖身之所,喝着清凉的泉水。这些物质的累积确实能消除疲劳,但贫穷的人尚未能忘记它们。诗人回到宽敞的郡阁,只见山色苍茫。
整首诗以描绘自然山水为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景的赞美。他通过描绘清静的山川,表达了对修行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感受。诗中的意象生动而具体,通过运用色彩和声响来描绘景物,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山水之美。此外,诗人还通过“物累诚可遣,疲氓终未忘”的句子,表达了对贫苦人民的关怀和怜悯之情。整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描写和情感饱满的语言,给人以宁静、美好的感受。
金风暮剪双头蕊,啼脸辞秋嫣血紫。宫女三千罢笑喧,锦云阵冷鸳鸯死。满江烟玉流古香,寻魂吊影愁茫茫。吴天队露衰红湿,一夜波凉小龙泣。
年时床下拜庞公,鸡黍留连日正中。客子倦游归计速,伤心先友转头空。
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即空。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尤宜听三乐,安慰白头翁。
不行浙右已三年,却上今秋考试船。文禁何妨鸥鹭狎,厨供旋得蟹鱼鲜。远山浮动太湖浪,密树冥蒙小市烟。及过长桥风正恶,倚船无语看青天。
卷起珠帘。看是谁家妃子,收拾金奁。
云安欣及境,小刹为徘徊。殿阁随岩展,轩窗向水开。僧虽持钵出,客自舣舟回。欲住无留计,幽怀亦畅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