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容已似服辕驹,野性犹同纵壑鱼。
出入岩峦千仞表,较量筋力十年初。
虽无窈窕驱前马,还有鸱夷挂后车。
莫笑吟诗淡生活,当令阿买为君书。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游卢山次韵章传道》是一首宋代苏轼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尘容已似服辕驹,
野性犹同纵壑鱼。
出入岩峦千仞表,
较量筋力十年初。
虽无窈窕驱前马,
还有鸱夷挂后车。
莫笑吟诗淡生活,
当令阿买为君书。
中文译文:
面容已经像服役的战马,
野性仍像自由潜游的鱼。
进出峰峦千仞之巅,
斗争力量已经十年未减。
虽然没有艳丽的马车前进,
却有鸱夷(指古代文人)执笔为后车护持。
不要嘲笑吟诗轻淡的生活,
应当让我为你写下传记。
诗意和赏析:
《游卢山次韵章传道》是苏轼在游玩卢山时所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自身的心境和人生观。
首先,苏轼将自己的面容比作服役已久的战马,意味着他已经历了世事的洗礼,外表已经有了岁月的痕迹。然而,他的内心依旧保持着野性,像是自由潜游的鱼。这种自然的状态让他能够进入峻岭险峰之间,与险峻的自然环境相对抗,表现出他内心的坚强和勇气。
诗中提到了“鸱夷”,这是指古代文人墨客的自称。虽然苏轼没有华丽的马车前进,但他仍然有才华横溢的文笔,可以为后人写下传记,展现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和独特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对比,表达了苏轼积极向上的人生信念和对自然的热爱。他通过吟诗淡泊的生活方式,追求内心的自由与超脱,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这首诗词展现了苏轼作为一个文人的心态和境界,以及他对自然和艺术的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多病逢迎少,闲居又一年。药看辰日合,茶过卯时煎。草长晴来地,虫飞晚后天。此时幽梦远,不觉到山边。
玉色高人之洁,虬髭烈士之刚。可与此群鼎立,偃然傲睨冰霜。
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有马骨堪惊,无人眼暂明。力穷吴坂峻,嘶苦朔风生。逐逐怀良御,萧萧顾乐鸣。瑶池期弄影,天路拟飞声。皎月谁知种,浮云莫问程。盐车今愿脱,千里为君行。
恨我无酒,负尔一醉。酌兹寒泉,兀尔忘睡。
去春曾与客,携手过桥来。寺阴松极美,坞深桃不开。红尘万里去,白首一年回。净洗旷轩眼,雪天间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