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银穴送斜晖,散遣长须上翠微。
青鸟似知予意确,故传仙语傍人飞。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游毛公洞六首》是宋代文人王之道创作的一组诗词。这组诗词以游览毛公洞为主题,描绘了作者在洞中徘徊的情景,以及洞中的神奇景观和与仙境的联系。以下是对这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徘徊银穴送斜晖,
散遣长须上翠微。
青鸟似知予意确,
故传仙语傍人飞。
译文:
在银色的洞穴中徘徊,迎接着夕阳的斜晖。
拂去长须上的翠微,心情愉悦。
青鸟仿佛知道我的心意确切,
所以传递仙境的语言飞近人间。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游毛公洞为背景,洞穴被描绘成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洞中的光线柔和而璀璨,如同银色的光芒。作者在洞中漫步,抚摸着洞壁上长满的翠绿植物,感到十分愉悦。诗中提到的青鸟似乎了解作者的心意,传达了仙境的语言,暗示了洞中的景象与仙境之间的联系。
整首诗意蕴含着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超凡境界的向往。洞穴被描绘成一个与尘世不同的地方,光线、植物和鸟儿都带有神秘的色彩。通过与仙境的联系,诗人表达了对超越尘世的追求和向往。
这首诗词运用了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表达,展示了王之道对自然景观和超然境界的敏锐感知和诗意的表达能力。通过诗词的艺术呈现,读者可以感受到王之道在毛公洞中的游览所带来的美妙体验,以及对仙境和超凡境界的向往之情。
旧时长见挥毫处,修竹幽兰取次分。欲把一竿苕水上,鸥波千顷看秋云。
水澄熊白成壶酒,枫染猩红满路旗。坐待西风迎素月,青天笑我独诗痴。
宜秋门外喜参寻,豪竹哀丝发妙音。金爵日边栖壮丽,彩虹天际卧清深。已烦逸少书陈迹,更属相如赋上林。犹恨真人足官府,不如鱼鸟自飞沉。
如今推也,是子是贼,买帽相头,食鱼去骨。
诗见阳枋一。
一株金染密,数亩碧鲜疏。避暑临溪坐,何妨直钓鱼。斑多筒簟冷,发少角冠清。避暑长林下,寒蝉又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