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念京国,此地惬幽情。
杨柳繁无路,凫鷖远有声。
郊原斜日下,襟袂好风生。
把酒须拌醉,还家不隔城。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爲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歷集贤校理,着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復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着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爲《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爲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游凝祥池同晁无咎作》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孔武仲。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平时念京国,此地惬幽情。
杨柳繁无路,凫鷖远有声。
郊原斜日下,襟袂好风生。
把酒须拌醉,还家不隔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凝祥池时的景致和内心感受。诗人平日里一直思念京都的国家,但这个地方却给他带来了宜人的幽静情趣。杨柳茂密而难以通行,凫鷖的鸣叫声从远处传来。郊原上太阳斜斜地落下,微风吹拂,使衣袖飘动。诗人倡酒畅饮,必须陶醉其中,然后回家,仿佛并不隔离城市。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凝祥池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展现了一种闲适、恬静的境界。诗人对京都的思念与对凝祥池的喜爱形成了对比,凝祥池的幽静之美成为他平日思念京都的替代品。杨柳茂盛,给人一种凉爽、宁静的感觉,而远处凫鷖的鸣叫声则为这个宁静的场景增添了一丝生动的气息。斜斜落下的太阳、微风拂面,以及随风飘动的衣袖,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愉悦。诗中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畅饮的愿望,同时强调回家的路径近似于没有隔离城市,暗示了诗人返归平凡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自然景致和诗人的情感,展示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思想情趣。通过对凝祥池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于宁静、舒适生活的向往,并通过诗歌将这种情感传递给读者,使人产生共鸣。诗人以平实的语言,流露出内心的愉悦和对自然的热爱,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之美。整首诗给人一种宁静、恬淡的感觉,使人心旷神怡。
王郎西去路漫漫,野店无人霜月寒。泪尽粉笺书不得,凭君送与卯君看。
等閒看尽弁衡毗,旁郡聊从捧檄驰。候管乍披新定志,邮筒忽见故人诗。君方清绝行明镜,我正摧颓据槁枝。为喜彩衣还膝下,椒柈趁得颂花时。
胜事人间少,芳堤尽种梅。横枝出疏影,蠹卉长苍苔。潇洒依湍濑,飘零落酒杯。戏鱼时跃去,冻蝶忽飞来。宛似孤山见,还如庾岭开。只将松作友,更与竹为媒。迥出千林表,真成百卉魁。羞争桃李艳,自是栋梁材。止渴将军智,调羹上相才。风光无着处,吟思发春雷。
灭去觚稜性本圆,了除藩蔽物皆然。向来具足顶门眼,尽发卑微瓮里天。胶扰空花俱是幻,拘挛尘鞅束如编。非予孰为幡然起,莫遣阿衡美独专。
此草有奇效,尝闻于习之。陵阳亦旧产,其地尤所宜。翠蔓走岩壁,芳丛蔚参差。下有根如拳,赤白相雄雌,斸之高秋后,气味乃不亏。断以苦竹刀,蒸曝凡九为。夹罗下香屑,石密相和治。入臼杵万过,盈盘走累累。日进岂厌屡,初若无所滋。渐久觉肤革,鲜润如凝脂。既已须发换,白者
昔年诗卷驻精魂,强续狂游拭涕痕。拉得藕花衫子婢,篮舆仍出涌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