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仪肃阴气,草木凋零尽。
尔生岩石间,丛密不自陨。
绿叶抽紫茎,族与秋兰近。
蝉联无数花,未觉霜飚紧。
野人持献余,千金那敢吝。
盆崖遂物性,畅茂庶可准。
吸风喷芳馨,饮露含清润。
如闻嘒嘒声,满地寒林振。
郭印,字不详,史籍无传。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二十岁入太学肄业。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歷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后即退老于此,年八十尚存世。所着《云溪集》,不见宋人着录,且于明代失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有野人来献石蝉以二千钱偿以之因成拙诗》是宋代诗人郭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有一位野人前来献上一只价值二千钱的石蝉,作为他对我的回报。因此,我写下这首拙劣的诗。
这首诗描绘了大自然中的景象。天地间的阴阳之气相互交融,草木逐渐凋零,生命力消失殆尽。然而,在岩石之间,却有一片茂密的生命存在着,它们不自觉地生长和繁衍。绿叶抽出紫色的茎干,与秋兰靠得很近。蝉鸣声此起彼伏,无数的花朵相互连接,仿佛没有察觉到严寒的风暴即将来临。
这时,一位野人带着这只石蝉来到我这里,他愿意用一千金的价格购买它,而我却不敢贪图这份财富。于是,我将石蝉放在盆崖上,让它顺应自然的规律,茁壮成长。它吸收风的气息,散发出芳香的馨香,饮露水滋养着清新的润泽。仿佛可以听到它发出的嘒嘒声,整个寒冷的森林都为之震颤。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生生不息、顽强生长的景象的赞美。作者以石蝉为寓意,表达了对人类应该顺应自然、珍惜自然的思考。诗中的野人则象征着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他不仅愿意献上宝贵的财富,还希望能够见证自然的奇迹。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启迪和思索。
君才端可用於时,努力行将彻主知。出处到头皆分定,相期於道不须离。
智门真得祖家风,放出云门广长舌。大智如愚,大巧若拙,用尽工夫参不彻。莫於平地上增堆,休向虚空里钉橛。
机声咿轧到天明,万缕千丝织得成。售与绮罗人不顾,看纱嫌重绢嫌轻。
骏骨饮长泾,奔流洒络缨。细纹连喷聚,乱荇绕蹄萦。水光鞍上侧,马影溜中横。翻似天池里,腾波龙种生。
只锄蔬甲亦妨閒,久与溪云断往还。今日偶来僧却在,共煎茶吃话庐山。
王业致艰难,功成退自安。闲中犹有俸,品外更无官。洛水垂帘听,嵩峰凭几看。唯应问安诏,时复到门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