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淡淡水悠悠,有客江边孟浪游。
渔父相逢欲借问,掉头吟咏不相酬。
蒲寿宬,泉州(今属福建)人。生平不详。从集中诗篇观察,知其曾入戎幕,行迹遍东南。卷一《梅阳壬申劭农偶成书呈同官》,知度宗咸淳八年(一二七二)前后曾知梅州;《投后村先生刘尚书》,知与刘克庄同时,年辈相近。晚年着黄冠居泉之法石山,山有心泉,因称心泉处士。有《蒲心泉诗》(明《文渊阁书目》),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心泉学诗稿》六卷。事见《八闽通志》卷八六。 蒲寿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又渔父四首》是宋代蒲寿宬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青山淡淡水悠悠,
有客江边孟浪游。
渔父相逢欲借问,
掉头吟咏不相酬。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位游客在江边遇到了一位渔父,想向他借问一些事情,但渔父却转身吟咏,没有回应游客的问题。诗词中透露出一种深沉而难以捉摸的情感和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江边渔父与游客相遇的画面。诗中的青山和江水形容得淡淡的,给人一种宁静而恬淡的感觉。渔父和游客的相遇似乎是偶然的,游客希望能够向渔父借问一些问题,但渔父却没有回应他,而是转身吟咏。这种场景给人一种神秘和难以理解的感觉。
诗词中渔父的行为和态度暗示了一种超越言语交流的境界,他通过吟咏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而不是直接回答游客的问题。这种不相酬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思考,以及对于言语和表面交流的质疑。渔父的吟咏可能是一种对自然、对生命和对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沉思。
整首诗词给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感觉,引发人们对于生命的思考和对于言语的限制的思索。通过描述渔父和游客之间的互动,诗词传递了一种超越言辞的思想和意蕴,引导读者去探索更深层次的生命和存在的意义。
去年看月诗成,援毫曾寄鄞江守。流传乐府,惭非宾客,竹枝杨柳。今岁江楼载勤歌扇,青蛾应奏。况铃齐初驻,凉生燕寝,有香雾凝清书。遥想十洲三岛,对冰轮、寒光依旧。主要来自,清都碧落,天香满袖。寄语嫦娥,剩留清照,时为公寿。恐明光诏下,翩然归去,试为霖手。
暮秋木落剥霜红,俄觉平林一夜空。茂遂本凭枝干力,却辞枝干逐西风。
寄奴谈笑取秦燕,愚智皆知晋鼎迁。独为桃源人作传,固应不仕义熙年。
落魄平生误计然,春归无恙杖藜边。梅花雪坞留残腊,泽国砧声带旧年。沧海鱼丽空战舰,乌衣燕子过烽烟。五陵冠佩追趋日,野老如持汉节偏。
巍巍孙公,忠烈俱伟。受天大任,渊渟山峙。谋谟密宥,帝所眷倚。付以留钥,又托以子。天未悔祸,甘赴万死。国家德泽,周及远迩。罹兹祸变,孰奋而起。公节不渝,独负大美。若神人然,众所仰止。彼以偷生,徒奄如鬼。
向晚横吹悲,风动马嘶合。前驱引旗节,千里阵云匝。单于下阴山,砂砾空飒飒。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