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接衡门十里馀,信船归去卧看书。
轻爵禄,慕玄虚,莫道渔人只为鱼。
避世垂纶不记年,官高争得似君闲。
倾白酒,对青山,笑指柴门待月还。
棹警鸥飞水溅袍,影随潭面柳垂绦。
终日醉,绝尘劳,曾见钱塘八月涛。
李珣(855?-930?),五代词人。字德润,其祖先为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台)。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在世。少有时名,所吟诗句,往往动人。妹舜弦为王衍昭仪,他尝以秀才预宾贡。又通医理,兼卖香药,可见他还不脱波斯人本色。蜀亡,遂亦不仕他姓。珣著有琼瑶集,已佚,今存词五十四首,(见《唐五代词》)多感慨之音。)
《渔父》是唐代李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渔父为主题,表达了渔父返家休闲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中的第一句“水接衡门十里馀”,意为水面与宫门相连,距离十里以上。表达了作者居住在宫殿附近,拥有美丽的环境。信船归去卧看书,描述了渔父在船上看书的画面,展现了渔父宁静、闲适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几句“轻爵禄,慕玄虚,莫道渔人只为鱼”,表达了渔父对名利的淡漠态度和对道家思想的向往。渔父并不追求权势和富贵,不要以为渔父只是为了捕鱼而活。他追求的是内心的宁静和宇宙之道。
“避世垂纶不记年”表达了渔父避世隐居的意思,纵然岁月如梭,他仍然专注于钓鱼,忘却了时间的流逝。与官员相比,渔父更能享受闲适自在的生活。
“倾白酒,对青山,笑指柴门待月还”形象地描绘了渔父饮酒、赏景的情景。他欢笑指着自家的柴门,期待月亮的升起。这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对田园风光的热爱。
最后两句“棹警鸥飞水溅袍,影随潭面柳垂绦”描绘了渔父划船捕鱼时,白色的鸥鸟飞过水面,溅湿了渔父的衣袍。柳树的倒影被水波所扰,极具诗意的景象,也透露出渔父质朴生活的细节。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漠态度。渔父以一种自由、宁静和闲适的方式生活,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这首诗通过描绘渔父的日常生活,以及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表达了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由的情感。同时,也倡导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真正的快乐和追求内心真实需求的方向。
裨将分屯三十营,营营火炮震天鸣。纵教胡马如征雁,不敢衔芦过北平。
两雁东西来,合群以南翔。镜湖接天台,海阔天茫茫。冥飞远矰弋,长路谙冰霜。君看此气象,岂复谋稻粱。正尔下杜陵,已复掠潇湘。超遥万里程,燕雀安能量!
蜀才卓荦照宾筵,秀出斯文万选钱。圣主龙飞初策士,皇朝春好正朝天。丹墀独对三千字,黄甲重魁四十年。归把群书观未见,要令学业到纯全。
转丸能升高,藏丸必穴深。么形感气变,默得幽憩心。遇冬潜厚地,应暑登高林。仙术尔何知,动静役阳阴。
清凉天气,正中秋过後,恰才七日。岳降生申逢令旦,听得欢声洋溢。戏彩堂前,两行珠翠,酒劝杯浮碧。祝君遐算,寿星长对南极。仰羡性地宽闲,平生酷爱,占断倾城色。好展少年攀桂手,同作蟾宫□客。料想嫦娥,一枝留待,已得真消息。馨香满袖,凤楼人尽怜惜。
西园来最数,要是使君閒。坞有常眠石,台无未识山。池光兼日动,枫影带林殷。鸟没苍茫外,天垂摇落閒。归云高杳杳,晚菊正斑斑。幸有斋中熟,无嫌向晦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