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裹诗书债,人间骨肉情。
一春不相见,四月又还经。
梅雨年年事,田禽夜夜声。
直思到蒲节,方得侍亲庭。
丘葵(一二四四~一三三三)(生年据本集《周礼补亡序》泰定甲子〔元年〕年八十一推定),字吉甫,自号钓矶,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早崇朱熹之学,亲炙吕大圭、洪天锡之门最久。宋亡,杜门不出,与谢翱、郑思肖有“闽中三君子”之称。元泰定间御史马祖常荐,徵聘不出。卒年九十。有《钓矶诗集》、《周礼补亡》等。清干隆《泉州府志》卷四一、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八七有传。 丘葵诗,以清抄《丘钓矶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校以清道光二十六年汲古书屋刻《钓矶诗集》(简称汲本,藏南京图书馆,诗较底本有缺有多)。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雨后忆家》是宋代诗人丘葵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雨后忆及家乡的情景,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和对温馨家庭生活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
客裹诗书债,人间骨肉情。
一春不相见,四月又还经。
梅雨年年事,田禽夜夜声。
直思到蒲节,方得侍亲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雨后"为背景,以"忆家"为主题,将作者身在外地的客居生活与对家乡的思念融合在一起,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亲情和家庭温暖的追忆和向往。
首句"客裹诗书债,人间骨肉情"表达了作者身为客居他乡的人,背负着文化传承的责任,同时又怀念家人之间的深厚情感。"诗书债"意味着作者身负学识和文化的债务,强调了他对于文学知识的追求和承担。"人间骨肉情"则是指作者对亲人之间深厚的亲情和亲密关系。
接下来的两句"一春不相见,四月又还经"描绘了作者与家人的长时间分离与重逢。作者可能因为工作或其他原因与家人分隔数月,这种长时间的分离增强了他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四月又还经"暗示着四月是一年中春天的时节,也是作者与家人相聚的时刻,让人感受到一个新的阶段的开始和希望。
"梅雨年年事,田禽夜夜声"这两句表现了家乡的自然景象,通过梅雨和夜晚的田禽鸣叫声,展示了家乡的常态和气息。"梅雨年年事"暗示着梅雨是家乡的常态,而"田禽夜夜声"则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自然的声音,更加强调了家乡的存在感。
最后两句"直思到蒲节,方得侍亲庭"表达了作者对重逢的渴望和对家庭生活的向往。"蒲节"是古代重要的节日之一,这里用来象征家庭的团聚和温馨。"直思"表示作者一直怀念和思念家人,希望能够回到家中,享受家庭的温暖和陪伴。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雨后的情景和对家乡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深深思念和对家庭温暖的向往之情。通过自然景象和家庭情感的结合,诗词展示了作者对亲情和家庭的珍视,以及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倾国倾城,非花非雾,春风十里独步。胜如西子妖绕,更比太真澹泞。铅华不御。漫道有、巫山洛浦。似恁地、标格无双,镇锁画楼深处。曾被风、容易送去。曾被月、等闲留住。似花翻使花羞,似柳任从柳妒。不教歌舞。恐化作、彩云轻举。信下蔡、阳城俱迷,看取宋玉词赋。
曲坡行尽处,鸡犬两三家。十里长亭路,青山道正赊。
远使随双节,新官属外台。戎装非好武,书记本多才。移帐依泉宿,迎人带雪来。心知玉关道,稀见一花开。
论交乡里各儿童,三纪相看两鬓蓬。孤宦无资元附骥,故人得意近乘骢。秦仪面激殊今日,管鲍心知有古风。归兴严程何太急,片时车马复西东。
杏花过雨,渐残红零落,胭脂颜色。流水飘香人渐远,难托春心脉脉。恨别王孙,墙阴目断,手把青梅摘。金鞍何处,绿杨依旧南陌。消散云雨须臾,多情因甚,有轻离轻拆。燕语千般,争解说、些子伊家消息。厚约深盟,除非重见,见了方端的。而今无奈,寸肠千恨堆积。
拶到悬崖撒手时,七斤衫重有谁知。寒来暑往浑无用,挂在赵州东院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