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头膏火底心休,来预林俦默默游。
犀晕成时月魄夜,雁行断处霁容秋。
百年分付三椽下,万象峥嵘一指头。
归去懒融无伎俩,庵前华鸟莫相求。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与黄道友》是宋代释正觉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人头膏火底心休,
来预林俦默默游。
犀晕成时月魄夜,
雁行断处霁容秋。
百年分付三椽下,
万象峥嵘一指头。
归去懒融无伎俩,
庵前华鸟莫相求。
诗意:
诗中表达了与黄道友的相聚时光。诗人在人世间的繁忙与纷扰中,感到疲惫不堪,希望能够远离喧嚣,寻找内心的宁静。他与黄道友一同游览山林,体验默默无言的自然之美。夜晚的月亮透过犀牛角散发出柔和的光辉,映照在他们的心灵深处。雁排在秋天的天空中断开,象征着一切阻碍都已消散,清澈的容颜呈现出秋天的美丽。诗人将自己的心愿寄托在黄道友身上,希望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传达出无穷的智慧和见解。最后,诗人表示将回归平凡的生活,不再追求炫耀的技能,庵前的华美鸟儿也不必来索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黄道友共度时光的情景,并表达了对内心宁静和自然之美的追求。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如犀牛角、月亮和雁行等,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诗人通过寄托于黄道友的希望,表达了对智慧和见解的渴望,并强调了返璞归真的态度。整首诗词旨在告诉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然的美好是人生中重要的价值,超越功利和繁忙的生活,回归本真才能找到真正的满足和意义。
露涤清音远,风吹数叶齐。声声似相接,各在一枝栖。
昔吾窍科第,正自学力勤。虽从士夫后,禄已不及亲。痛感韦经传,敢忘择孟邻。念汝知策厉,灯夜仍鸡晨。立志忌作辍,惜阴计寸分。盍抽胸次陈,驱为笔底春。解颜献新得,眩眼释峤云。鉏头足膏腴,天人巧相因。奉亲相如此,况予耐贱贫。谁今子不如,俪美须前人。
酲病初非病,寻真却损真。孤愁如送别,清渴欲生尘。嗅菊时思杜,薰香未惬荀。蔗浆知可析,莫致一瓯新。
非惟消旱暑,且喜救生民。天地如蒸湿,园林似却春。洗风清枕簟,换夜失埃尘。又作丰年望,田夫笑向人。
孤棹倚江濆,鱼梁浦树分。北书曾未达,南雁最初闻。碧海寒生月,空山夜出云。不堪三径远,何以慰离群。
绕西园、粉笼千雉,镜池屏石天造。主人意匠工收拾,华屋落成闻早。输奂巧。望缥缈、五云深处移蓬岛。油幢羽葆。指貔虎长驱,鲸鲲网取,电走捷旗报。铙吹发,回庑连屯饮犒。海山波静烟扫。纶巾萧散环珠履,春满绿杨芳草。人境好。是握穗五翁,福地无尘到。芝书在道。便整顿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