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莫寻潜玉老。
无才无艺烦君笑。
暖过茅檐霜日晓。
休起早。
竹间尽日无人到。
别径小峰孤碧峭。
曲沟浅浸寒清绕。
此老相看情不少。
浑忘了。
浑教忘了长安道。
毛滂(一○六○~?)字泽民,号东堂居士,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以父荫入仕,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官郢州长寿尉。哲宗元祐中,爲杭州司法参军,移饶州。绍圣四年(一○九七),知武康县。徽宗崇宁初,召爲删定官(《苏轼诗集》卷三一施元之注)。政和四年(一一一四),以祠部员外郎知秀州。宣和六年(一一二四)尚存世。事见《东堂集》有关诗文。有《东堂集》六卷,诗四卷,书简二卷,乐府二卷及《东堂词》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成《东堂集》十卷,其中诗四卷。 毛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他书,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渔家傲(戊寅冬,以病告卧潜玉,时时策杖寒秀亭下,作渔家傲三首)》
年少莫寻潜玉老。
无才无艺烦君笑。
暖过茅檐霜日晓。
休起早。
竹间尽日无人到。
别径小峰孤碧峭。
曲沟浅浸寒清绕。
此老相看情不少。
浑忘了。
浑教忘了长安道。
中文译文:
年轻时不要寻找潜玉老人。
无才无艺,不胜烦扰,愿君一笑。
当霜日照暖过茅檐时,黎明到来。
请你休息,不要起得太早。
竹林中整日无人到来。
另一条小径通向孤峰,峰顶碧且陡峭。
曲沟浅浸寒水清澈环绕。
这位老人与我相互看望,情感不少。
如今,我已淡忘了。
我甚至忘记了长安的道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毛滂创作的《渔家傲》三首之一,描述了一个老渔翁的豪迈和自得。诗人以自己病卧潜玉为背景,以渔家傲为题,表达了对年少时无知无识的自嘲和对自然环境的赞美。
诗的第一句,“年少莫寻潜玉老”,意味着年轻时不要寻找智慧老人的教诲,暗示自己年少无知,没有才华和技艺,不值得被人尊敬。接着,诗人以幽默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无能和自嘲,希望读者能为他的无知而笑。
第二句“暖过茅檐霜日晓”,描绘了黎明时分太阳的温暖照耀着茅屋,暖意融融。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诗人在病榻上感受到了温暖的阳光,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给读者带来温暖和希望。
第三句“竹间尽日无人到”,表现出渔翁生活的宁静和孤独。他在竹林中度过整个白天,没有人来打扰他,体现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渔翁身边的山水景色。小径通向孤峰,峰顶陡峭碧绿,曲沟中的水流清澈而寒冷。这些描写展示了自然山水的美丽和宁静,与渔翁的心境相呼应。
最后两句“此老相看情不少。浑忘了。浑教忘了长安道。”表达了渔翁对自然景色的深情厚意。他与大自然相互欣赏,彼此间有着深厚的情感。最后两句的“浑忘了”和“浑教忘了长安道”则表达了渔翁对尘世纷扰和繁琐事务的遗忘和超脱。他在自然中找到了心灵的安宁和宽慰,忘却了尘世的喧嚣和烦恼。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渔翁豪迈洒脱、自得其乐的心态。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渔翁与自然的互动,诗人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清净宁静的追求。整首诗给人一种淡泊宁静、超然物外的感觉,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内心境界的追求。
天启圣图昌,流虹叶梦祥。飞龙起江左,战马放山阳。御柳乘阊阖,仙桃熟建章。远人陈贡篚,近侍浥炉香。金镜千秋录,瑶池万岁觞。小臣歌拜手,尧日正舒长。
道醇泮宫识面,德润梓里知名。相从固应未晚,畏君难弟难兄。
钟梵送沈景,星多露渐光。风中兰靡靡,月下树苍苍。夜殿若山横,深松如涧凉。羸然虎溪子,迟我一虚床。杳杳空寂舍,濛濛莲桂香。拥褐依西壁,纱灯霭中央。
得毛韩经学。振祖风,挺挺凌烟勋业。文章世为甲。果妙龄秀发,荐膺衡鹗。名登雁塔。访梅仙,种河阳桃李,从兹两绾铜符,多少吏民欢洽。庆惬。归来整顿,松竹笑傲,武夷溪壑。韶光恰匝。清明过了旬浃。喜当初度日。称觞春酒,一饮红生双颊。愿儿孙,世袭簪缨,代常不乏。
我来小小郡,爱此高高台。前对苍筤竹,万午球琳材。
亭上风犹急,桥边月已斜。柳寒难吐絮,浪浊不成花。岐路春三月,园林海一涯。萧然正无寐,夜橹莫咿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