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本钱塘苏小妹。
芙蓉花共门相对。
昨日为逢青伞盖。
慵不采。
今朝斗觉凋零煞。
愁倚画楼无计奈。
乱红飘过秋塘外。
料得明年秋色在。
香可爱。
其如镜里花颜改。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渔家傲》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本是钱塘的苏小妹,
芙蓉花与我门相对。
昨日因为碰到了青色的伞盖,
懒得去采摘。
今朝竟发现它凋零殆尽,
忧愁地倚在画楼上,无计可施。
红花乱飘过秋塘外,
我预料明年秋天的颜色仍然美丽。
香气可爱,
但如同镜中的花朵,容颜已经改变。
诗意:
《渔家傲》描绘了一位自称苏小妹的女子的心境和感受。诗中的女子自称是钱塘(即现在的杭州)的苏小妹,与芙蓉花共同生长在一起。她曾经因为遇到一把青色的伞盖而懒得采摘花朵,而如今却发现花朵已经凋零殆尽。她忧愁地倚在画楼上,无计可施,看着红花在秋塘外随风飘散,但她预测明年秋天的景色依然会美丽。尽管花香可爱,但她自比镜中的花朵,青春容颜已经逐渐改变。
赏析:
《渔家傲》通过描写芙蓉花和女子的心情变化,表达了时光流转、青春易逝的主题。诗中的女子自称苏小妹,与芙蓉花形成了对比,突出了她的傲然之态。她曾经懒散地对待花朵,却在花朵凋零后感到忧愁和无奈。诗中的红花飘过秋塘,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变迁。然而,女子预料明年秋天的美丽景色仍将出现,暗示着生命中的希望和新的开始。最后,诗人通过比喻,将女子的容颜与镜中的花朵相对照,传达了岁月无情、青春易逝的感慨。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女子的心情和对于时间流转的思考,通过对花朵和自身的对比,表达了生命的短暂和变幻无常。《渔家傲》展示了欧阳修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使读者感受到人生的脆弱与美丽。
我把尊贤榜旧堂,怀人忽至喜如狂。缘何不肯留城府,虚著新成八尺床。
肺渴常止酒,目昏复捐书。蒲团坐袖手,一窗宽有余。心知世缘薄,分与钟鼎疏。湛然千仞渊,养此径寸珠。光明照忧患,何适不自娱。白云可与友,晴空闲卷舒。
海昌一别十三秋,僚旧相逢雪满头。公负才能犹掌庾,我须疏散尚监州。樽前强健应须喜,身外无名勿用忧。昔日长官今绣斧,吹嘘应念蒯为缑。
拜赐匆匆早上朝,公卿前列尽金貂。日留爱景明双阙,春逐恩辉下九霄。灵沼轻澌犹覆水,上林微绿已萦条。自惭羽翮非鸾凤,亦预彤庭舞舜韶。
湘峰峨峨湘水碧,万古鱼龙护冰魄。荷衣芷佩凝秋霜,欲诵遗章发先白。天生草木预何事,乃与骚人同一骨。今人古人共磨灭,惟有芬香埋不得。主人手植双桂树,宁为嬖玩娱燕席。亦知兰鲍随所化,勉进修名比馨洁。绕除霏霏风袭予,欲参灵螭驾寥阒。陈辞重华吊屈贾,酌以芳辛起烟郁。
层楼杰阁耸朱栏,楼下行人自往还。但见彩云横木未,不知身在翠微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