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渔家傲》

八月微凉生枕簟。
金盘露洗秋光淡。
池上月华开宝鉴。
波潋滟。
故人千里应凭槛。
蝉树无情风苒苒。
燕归碧海珠帘掩。
沈臂昌霜潘鬓减。
愁黯黯。
年年此夕多悲感。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渔家傲》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渔家人的豪情壮志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八月微凉生枕簟。
金盘露洗秋光淡。
池上月华开宝鉴。
波潋滟。
故人千里应凭槛。
蝉树无情风苒苒。
燕归碧海珠帘掩。
沈臂昌霜潘鬓减。
愁黯黯。
年年此夕多悲感。

诗意:
这首诗以八月的凉意开篇,描述了一个渔家人在温凉的夜晚,枕着清凉的竹席。金色的盘子洗去了秋日的浓艳,秋光变得柔和。池塘上的月光照耀着宝鉴般的景象,波光粼粼。远方的故人千里之外,应该倚在窗栏上。蝉鸣的树木无情地吹着微风,苒苒间吹过。燕子归来,蓝色的海水中掩盖着珍珠帘。岁月流转,沉重的臂膀上覆盖着霜露,潘安的发鬓逐渐减少。忧愁笼罩着心头,阴暗而沉重。每年的这个夜晚,悲伤的情感多起来。

赏析:
《渔家傲》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故人的思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感受和情绪。

诗中以“八月微凉”开篇,通过描写枕簟、金盘、秋光等细节,营造出清凉的氛围。接着,以池塘上的月华和波光作为景象,表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这些景物的描写既有客观的表现,又带有一种含蓄的情感。

诗中的“故人千里应凭槛”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蝉树无情的风和燕子归巢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离别和岁月流转的无情。最后,沉臂昌霜和愁黯黯的描写,突出了作者内心的忧伤和沉重。

整首诗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将作者的情感与自然相融合,展现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通过对岁月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的感慨和忧伤。这种对自然和人情的交融,使得《渔家傲》具有深刻的意境和情感共鸣,给人以思绪和回味。

  • 《观荷》

    红红白白两娉婷,一种风流各黄刑。红亦非红白非白,阿娇微醉阿环醒。

  • 《和六弟苦雨》

    雷激霆奔夜复晨,天街流潦没车轮。清风皎日收无迹,妖{左虫右戾}顽蛟亦有神。洊至已惊占习坎,汨陈深巩败彝伦。苍生可念非吾力,漏屋颓垣不庇身。

  • 《过清湘》

    岭开蛮坏断,此地下湘川。绿水文如染,丹枫色欲然。瘴消还爱酒,我醉尚忧边。故里谁相访,孤帆出晓烟。

  • 《闰七月二十日侍知府寺簿先生为石鼓山向园之》

    晦翁守南康,政成有余暇。驾言山之中,于日非聊假。紫霄作重阳,白鹿见图画。闻之几向风,恨不款段跨。今年五溪归,迩日三湘役。先生喜其至,舍以江亭阔。频能枉高轩,人骇非重客。那知先生意,于此自为德。兹日复何日,休沐著甲令。先生重过之,俱款石皷胜。西溪命题字,东岩

  • 《题僧壁》

    出门无一事,忽忽到天涯。客地多逢酒,僧房却厌花。棋因王粲覆,鼓是祢衡挝。自喜疏成品,生前不怨嗟。

  • 《夜闻塔铃及泉声》

    山泉泻幽窦,塔铃摇天风;清音无时尽,静夜尤璁珑。嗟我走红尘,市声聒欲聋,多生耳根业,赖此一洗空。梦骑白凤皇,佩玉朝珠宫;觉来抚枕叹,月满草堂中。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