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处为家得,斯居亦漫成。
西斋便静密,小阁更深明。
送老一床足,遗形百虑轻。
傍人讶幽僻,端可寄余生。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召试,除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校书郎、着作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年,出爲福建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十年,兼实录院检讨、守起居舍人、兼侍讲、试中书舍人(《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五、一三七)。升实录院同修撰,十一年,罢。起知衢州。十八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献《绍兴中兴復古诗》以希进用,寻卒(同上书卷一三九、一五八),年五十三。有《紫微集》(《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张巨山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六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张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紫微集》爲底本,参校《湖北先正遗书》影印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本)以及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句,编附卷末。
《寓居》是宋代张嵲的一首诗词。诗人通过描绘居所的环境和氛围,表达了对宁静舒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是处为家得,斯居亦漫成。
西斋便静密,小阁更深明。
送老一床足,遗形百虑轻。
傍人讶幽僻,端可寄余生。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集中在描绘居所的情景和诗人对此的感受。诗人首先表达了他所居之地的宜人舒适之处,诗句"是处为家得,斯居亦漫成"表明他认为这个地方是他心灵安居的地方,居所的环境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这种宜居的状态。接着,诗人描述了西斋和小阁的特点,"西斋便静密,小阁更深明",这些屋舍更增添了幽静和明亮的特色。诗人用"西斋"和"小阁"来形容居所,显示了居住环境的雅致和细腻。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他说自己送走了一切烦恼,只留下一张足够舒适的床,"送老一床足,遗形百虑轻"。这里的"送老"指的是将老去的日子度过在舒适的床上,而"遗形百虑轻"则指的是摆脱了一切顾虑和烦恼,生活变得轻松自在。最后两句"傍人讶幽僻,端可寄余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方式的选择,他愿意寄托余生于这样一个幽静的地方,即使周围的人对此感到惊讶和陌生。
整首诗词通过对居所环境的描绘和对舒适自在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宁静和幸福生活的追求。这种追求来自对烦恼和顾虑的摒弃,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感受和享受。《寓居》展现了宋代张嵲对于理想生活的理解和表达,也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宁静和自在的氛围。
文旆舞翩翩,西征兴浩然。树香三井路,花影六桥船。酒贵难为醉,诗清易得传。丈夫须衣锦,宝重黑头年。
英雄不可测,屈伸随其时。以彼英雄人,亦俟英雄知。白龙为鱼服,群鱼反见嗤。君昔处东海,浮沉人不言。翩翩游帝京,宾从多华轩。五侯奉下风,七贵皆扫门。黄金白玉璧,赠者不为恩。璧以前为寿,金以置酒樽。
万里将行,剪灯重伴西楼语。远书欲附,细把邮签数。风雨江头,不许离人去。离人去。断肠归路,秋草真娘墓。
家缘不藉。遇风仙传得,修补清虚之架。懒里寻慵,慵里更寻闲暇。上街来,除我相,先乞化。木人箭指云溪射。觉正中周,天通明八卦。见粒神丹,灿烂果然无价。水云游,访秦川,行教化。
朝宴华堂暮未休,几人偏得谢公留。风传鼓角霜侵戟,云卷笙歌月上楼。宾馆尽开徐孺榻,客帆空恋李膺舟。谩夸书剑无归处,水远山长步步愁。
禾黍兴悲两鬓皤,千年荆棘几铜驼。义熙处士流风远,天宝诗人旧恨多。雨露又新周草木,烟尘空想汉山河。庾郎谩有江南赋,得似先生醉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