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水绿春微暖。
记得玉真初见面。
从头歌韵响铮錝,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帘下香阶畔。
醉后不知红日晚。
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玉楼春》是宋代欧阳修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池塘水绿春微暖。
记得玉真初见面。
从头歌韵响铮錝,
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帘下香阶畔。
醉后不知红日晚。
当时共我赏花人,
点检如今无一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春天的画面,以及诗人对逝去时光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
首先,诗中描述了一个池塘,水绿春意微暖,暗示着春天的到来,气温的回升。这里的池塘显得宜人、生机盎然。
接着,诗人回忆起与玉真的初次相见。玉真可能是一个女子的名字,而与她相见的场景已经成为诗人心中永恒的记忆。这种回忆使诗人陶醉其中,唤起了他的情感。
随后,诗人描述了一场歌舞的情景。歌声从开始响起,铿锵有力,如铮錝之音。舞蹈的身姿红衣乱旋,充满了活力和动感。这场歌舞描绘了当时的欢愉气氛,也暗示着年轻人的活力和激情。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回到现实中。他站在玉钩帘下,闻着香阶畔的花香。然而,他已经醉了,不知道红日已经西斜,天色渐晚。这里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逝去时光的回忆。他感叹当时与他一同赏花的人已经不在,只剩下一半的人或者回忆。
整首诗词通过对春天景象、初见回忆和现实对比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和过去美好的怀念之情。同时,也传达了时间的无情流转和人事易逝的主题。这首诗词以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展示了欧阳修的才华和对诗词艺术的驾驭能力。
舍北小桃才及肩,可怜枝弱苦花繁。黄昏雨急东风恶,惜尔不禁春夜寒。
长松落阴满苍苔,四面轩窗向水开。何限晚凉消不得,隔溪分看待人来。
春旱久闵雨,夏潦复望晴。米尽薪亦绝,涨水与阶平。山信得新粟,欣然听舂声。书生易满足,笔砚还施行。南风柱础乾,西照窗户明。雨其遂已乎?努力趣秋成。
才兼文武播雄名,遗爱芳尘满洛城。身在行台为仆射,书来甪里访先生。闲游占得嵩山色,醉卧高听洛水声。千里相思难命驾,七言诗里寄深情。
虽非文史足三冬,岂类无心但有胸。曾读丘坟叨典领,再分符竹荷矜容。君恩欲报微萤爝,亲禄方营苟釜钟。平日交情今楚越,徒劳瞻望景山松。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悬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