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玉楼春》

红绦约束琼肌稳。
拍碎香檀催急衮。
陇头鸣咽水声繁,叶下间关莺语近。
美人才子传芳信。
明月清风伤别恨。
未知何处有知音,常为此情留此恨。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玉楼春》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红绦约束琼肌稳。
拍碎香檀催急衮。
陇头鸣咽水声繁,
叶下间关莺语近。
美人才子传芳信。
明月清风伤别恨。
未知何处有知音,
常为此情留此恨。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和对知音的思念。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词开篇以红绦约束琼肌,形容美人的肌肤白嫩如玉,同时也暗示了离别时的相思之情。接着,诗人用"拍碎香檀催急衮"来表达时间的紧迫感,暗示离别的不舍和焦急。

"陇头鸣咽水声繁,叶下间关莺语近"这两句描绘了离别时的环境,陇头的水声悠扬婉转,而叶底的莺鸟声却近在眼前,增强了离别时的辛酸和思念之情。

"美人才子传芳信,明月清风伤别恨"这两句表达了离别后才子和美人互相传递情意的场景。明月和清风成为情侣们传递思念之情的媒介,但同时也加深了别离的痛苦和悲伤之情。

最后两句"未知何处有知音,常为此情留此恨"表达了诗人对于找到知音的渴望和追求,同时也暗示了他因为离别而产生的深深的遗憾和悲伤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离别时的相思之情、环境和对知音的思念,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伤感和遗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意象,展示了离别带来的痛苦和思念之情,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引发共鸣。

  • 《赠昭长老》

    虎锡多年寄宝坊,氍毹宴坐赤髭长。鹄灯雪岭分千焰,蒲馔鸡园积聚香。定水昼寒销漏叶,社池秋晚亚莲房。何时拂席升麟殿,麈毳微飘法座傍。

  • 《蒙恩复畀明道祠寄呈赵克勤吏部三首》

    柱史荒坛仅有名,可能香火似承平。却愁旧制难遥领,直要先生出按行。

  • 《送苏倩游天台》

    灵异寻沧海,笙歌访翠微。江鸥迎共狎,云鹤待将飞。琪树尝仙果,琼楼试羽衣。遥知神女问,独怪阮郎归。

  • 《浣溪沙》

    莫问逢春能几回,能歌能笑是多才。露花犹有好枝开。绿鬓旧人皆老大,红梁新燕又归来。尽须珍重掌中杯。

  • 《江城子》

    夕阳低尽柳如烟。淡平川。断肠天。今夜十分,霜月更娟娟。怎得人如天上月,虽暂缺,有时圆。断云飞雨又经年。思凄然。泪涓涓。且做如今,要见也无缘。因甚江头来处雁,飞不到,小楼边。

  • 《寄梅》

    枝北枝南恨未除,春风误到寿阳居。诗家不识梅花讳,把做好看夸道渠。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