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湾气象暮潭潭,渔客车罾似引帆。
三尺鲤鱼投密网,西江虽广尔何堪。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爲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歷集贤校理,着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復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着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爲《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爲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寓目》是宋代孔武仲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湖泊的景象,以及渔民在湖上捕鱼的情景。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寓目》中文译文:
清澈的湾口映入眼帘,湖面上渔民的渔网犹如张开的帆船。三尺长的鲤鱼被投入了密密的渔网,虽然西江宽广无边,但这捕鱼之难令人怎能忍受。
诗意:
这首诗以湖泊和渔民捕鱼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渔民的劳动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困境和挑战的感慨。湖泊的清澈和广阔与渔民捕鱼的艰辛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无奈。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深思和无奈之情。
赏析:
《寓目》这首诗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湖泊和渔民的景象,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湖泊的清澈和渔民捕鱼的艰辛。诗人通过湖泊和渔民这两个元素的对比,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诗中的渔民象征着普通人,他们在广阔的西江上艰辛地捕鱼,而渔民的努力和辛勤却很难获得理想的收获。通过这种描绘,诗人抒发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够对人生的困境有所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准确的描写,以及对比手法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困境和挑战的感慨,并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深思。它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又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与无奈,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
酷爱青城好山色,终年不出白云门。
十月寒犹未,幽人乐自便。看山行觅句,扫石坐谈玄。一径藤萝月,数家桑柘烟。旧时钓鱼处,枯木倒寒泉。
扰扰一京尘,何门是了因。万重千叠嶂,一去不来人。鸟道春残雪,萝龛昼定身。寥寥石窗外,天籁动衣巾。
三相当年镇庙堂,江山草木亦增光。一时主宰权衡重,千古人间姓字香。
昔之督邮逐彭泽,今之督邮眷昌国。不令自赋归去来,更以新诗祖行色。开缄墨湿雨蒙蒙,细读字字含清风。尘埃三载足昏塞,一听妙语还醒忪。持归柴桑有茅舍,揭之其间作佳话。非惟可诧陶渊明,亦愧当年督邮者。
廿载金陵九还往,何如三宿在桑间。还家更有江南兴,只取囊诗子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