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余生》

余生如涸鱼,斗水足可活。
父子自相濡,不望江湖阔。
使吾道当亨,时平己身达。
运往年岁莫,滋厌耳根聒。
与其强磬折,孰若谨囊括。
心怜童稚饥,此事亦已末。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余生》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一首诗词,通过富有哲理的表达,探讨了人生价值和追求的主题。

诗词中的"余生如涸鱼,斗水足可活",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涸鱼在干涸的水中依然能够存活,意味着诗人希望能够在逆境中坚持生存下去,而不是轻易放弃。这句诗词中蕴含了坚韧不拔、顽强生存的精神。

"父子自相濡,不望江湖阔",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亲情和家庭的重视。父子之间相互依赖、共同渡过困境,而不是追求名利和社会地位的追逐。这句诗词中蕴含了诗人对于家庭和情感纽带的珍视。

"使吾道当亨,时平己身达",诗人表达了对于个人价值和理想的追求。诗人希望自己的道路能够通达,实现个人的理想,并在平凡的日子里实现自身的价值。这句诗词中蕴含了对于个人奋斗和追求的向往。

"运往年岁莫,滋厌耳根聒",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和年岁变迁的感慨。诗人希望不受时间的限制和束缚,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和。这句诗词中蕴含了对于生活的烦忧和对于内心宁静的期望。

"与其强磬折,孰若谨囊括",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选择和抉择的思考。诗人认为与其执着于追求外在的名利和成就,不如谨慎地保护内心的宁静和平和。这句诗词中蕴含了对于人生抉择和价值观的思考。

"心怜童稚饥,此事亦已末",表达了诗人对于童年的怀念和对于现实的失望。诗人感叹童年的纯真和幸福已经逝去,同时对于现实中的贫困和饥饿感到心痛和无奈。这句诗词中蕴含了对于人生变迁和社会现实的反思。

总体而言,方回的《余生》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诗词表达,揭示了生活的真谛和人生追求的哲理。诗词中蕴含着对于坚韧生存、家庭情感、个人追求、时光流转和人生抉择的思考和感慨,给人以深思和启示。

  • 《丙寅五月三日陪真秘字留校理游鼓山一别二年》

    一时盛事擅南闽,惊世词宗幕府宾。今日恰同当日会,道山元是鼓山人。两年君几封囊上,百里予方束带新。岐路不同俱自勉,何年重此拂坚珉。

  • 《春秋战国门·齐桓公》

    三往何劳万乘君,五来方见一微臣。微臣傲爵能轻主,霸主如何敢傲人。

  • 《洞庭口占》

    舟子方将北,封姨不肯南。去帆冲急浪,古寺隐晴岚。远渚鸦千百,中流鸥两三。短篷聊徙倚,底用客程贪。

  • 《通天岩》

    每逢胜境便留神,一路桃花别汉秦。绕刹苔封高士蹟,临溪客问野人津。纡回松竹看非俗,罗列山川识有真。踏遍岭头天尺五,飘飘已觉迥风尘。

  • 《过京口》

    瓜洲正对西津渡,金山焦山江水中。过客放船忌险阻,何人击楫问英雄?白云渺渺生秋树,黄叶萧萧落晚风。铁瓮城头一登眺,天南天北思无穷。

  • 《小圃》

    舍北有余隙,平褫作小园。花存四五本,竹种两三根。风伯倩摇佩,月娥烦佐尊。谁知方丈裹,别有一乾坤。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