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心不在远,顷步便得之。
长风吹月来,清影落半池。
屋头见木叶,玲珑剪琉璃。
红尘绊两足,大笑儿辈痴。
老禅挽我游,高论方轩眉。
潘郎忽鼎来,谈诗解人颐。
晚诵云髻篇,濯濯余春姿。
想见篇中人,清润如君诗。
笑我两枯木,独与三冬期。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与时叙、现老纳凉池上,时叙诵新词甚工》是宋代范成大创作的,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会心不在远,顷步便得之。
长风吹月来,清影落半池。
屋头见木叶,玲珑剪琉璃。
红尘绊两足,大笑儿辈痴。
老禅挽我游,高论方轩眉。
潘郎忽鼎来,谈诗解人颐。
晚诵云髻篇,濯濯余春姿。
想见篇中人,清润如君诗。
笑我两枯木,独与三冬期。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诗词艺术的热爱。作者认为真正的会心不需要远行,只需稍作停留即可领悟。当长风吹过、明月升起时,月光在池中泛起清晰的倒影。在屋檐上看到树叶,像是精美的琉璃剪裁而成。然而,俗世的纷扰阻碍了心灵的自由,只有那些孩童般天真无邪的笑声能够解脱。老禅师拉着我游走,讨论着高深的哲学问题。潘郎突然来到,谈论诗歌,启发了人们的智慧。晚上诵读着云髻篇,感受春天的气息。思念篇中的人,他们的清新纯洁如同你的诗作。我笑自己像两株枯木,孤独地等待着三个冬天。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思考。作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与时光的共鸣和对美的追求。在忙碌的尘世中,作者通过孩童的笑声展现了对纷扰世事的超越和对纯真的向往。老禅师和潘郎的出现象征着智慧和艺术的指引,给予了作者启发和满足。最后,作者以自嘲的态度形容自己,但也表达了对诗歌和艺术的执着追求。整首诗词以轻松愉快的节奏,展示了范成大独特的创作风格和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高卧白云乡,崖泉对阁凉。守贫无属道,多病数求方。耕犊惊雷毙,寒芜入圃荒。如何帝未梦,吟苦顶铺霜。
嵩山胜地神仙宅,真君独作嵩山伯。昔闻解职扣帝阍,厌此尘寰年已百。天上百年一瞬间,下土衮衮多腥膻。劳神应念日月走,瞑目深哀膏火然。潘公欲代复谁举,仙籍题名今几传。忆昔元丰己未游,僊泉犹作雨深湫。十年新事还堪笑,庙貌今祠灵惠侯。
一代衣冠霸业休,半山金碧梵宫留。伤心废宅松榆老,满目寒塘菡萏秋。马鬣未平馀葬地,蛾眉不见但妆楼。凭高欲问豪华事,耆旧无人僧白头。
渊明识琴心,徽弦总不具。兴发时抚弄,悠然得真趣。杳然太古音,充满一切处。吾今琴亦亡,至乐随所寓。调此方寸微,物物尽和豫。一奏万化熙,再奏九功叙。大声越宫商,俗耳恐难喻。单父不下堂,阳春被黎庶。
遥遥天无柱。流漂萍无根。单身如萤火。持底报郎恩。
帝所三江带五湖,古来修贡有淮鱼。上方无复蠙珠事,玉食光辉却要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