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无他功,其妙在自然。
尧舜无他圣,其要在知贤。
知贤无他术,观其出处焉。
尧苟不知舜,徒云能则天。
魏野(九六○~一○二○),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东都事略》卷一一八作蜀人)。一生不仕,居陕县东郊。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被荐徵召,力辞不赴。广交僧道隠者,与当时名流寇准、王旦等亦有诗赋往还。天禧三年(一○一九)十二月九日卒,年六十。卒后赠秘书省着作郎。有《草堂集》,生前已行于世。死后,其子魏闲总其诗重编爲《鉅鹿东观集》十卷。《宋史》卷四五七、《东都事略》卷一一八有传。 魏野诗,前十卷以一九二五年贵池刘氏影宋刊本《鉅鹿东观集》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元年严陵郡斋刻本(残四~六卷,以明抄本配足,简称明抄配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旧山楼藏清钞本(简称旧山楼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张蓉镜藏清钞本(简称张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章钰藏清钞本(简称章本)、宋筠录温忠翰校跋本(简称温校)、赵氏峭帆楼一九一四年刊本(简称赵本)、傅增湘批校本(简称傅校)、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清初钞本,收《草堂集》三卷,简称草堂集本)等。另从《草堂集》、《全芳备祖》等书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寓兴七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魏野。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地无他功,其妙在自然。
尧舜无他圣,其要在知贤。
知贤无他术,观其出处焉。
尧苟不知舜,徒云能则天。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对天地、尧舜和知贤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自然和谐、明智的思想。作者认为,天地的伟大之处在于其自然的运行,没有其他特殊功绩。尧舜的圣明之所在并非来自其他方面,而是在于他明智地知道如何选择贤人来辅佐他。知道如何辨别贤人的能力并没有其他技巧,只需要观察他们的表现。如果尧不了解舜的优秀,仅凭虚言夸大天赋的话,那只是空洞的说辞。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事的思考。作者通过对天地、尧舜和知贤的描述,传达了一种淡泊宁静的心态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作者认为,天地自然的运行是无需多言的,它的奇妙在于自身的存在和运转。尧舜被视为圣人,而他的伟大并不仅仅在于其本身,而是在于他懂得如何选择贤人来共同治理天下。作者强调了观察和了解贤人的重要性,认为这并不需要复杂的技巧,只需要仔细观察他们的言行表现即可。最后的两句话暗示了虚假和虚言的危险,警示人们不要轻信表面的虚夸和夸大其词。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和人事的理解和敬畏。它提醒人们要真实地观察和了解事物的本质,不要被虚假和表面的虚夸所迷惑,以达到真正的智慧和明智的行动。
沙鸟浮还没,山云断复连。--高丽使棹穿波底月,船压水中天。--贾岛
丹凤哀鸣领九雏,雀飞饱食下平芜。寒窗拥褐兹晨卧,急鼓穿鞋旧日趋。客至渠能劳剥啄,赋成我岂寓乌无。说天更拟愚溪去,荣辱端知可罢呼。
南风驾小雨,群山净如沐。吾归及新凉,所历慰心目。轧轧柔橹鸣,卧见山起伏。推枕意悠然,还取我书读。平生领解处,於焉更三复。老矣百念疎,但欲斯熟。向来五岭游,日力半吏牍。小心了官事,终觉愧惸独。世路自险夷,人情费追逐。翩翩孤飞翼,息荫望林麓。
典谟训诰饱蟠胸,一字于君未有功。参到五行刘子政,转为三命李虚中。牛毛有底事非左,蜗角孰何人不东。肯自戚施相从臾,片言可送半生穷。
谢娘春晓,借贫家螺黛。须拗花枝与伊戴。傍妆台,见了已慰相思。原不分,云母船窗同载。丛祠灯火下,暗祝心期,众里分明并侬拜。尽说比肩人,目送登舻,香渐辣晚风罗带。信柔橹,呕哑拨鱼衣,分燕尾溪流,赤栏桥外。
棹郎催踏春溪舫,阻我辞君散木亭。江水未应春去涨,乡山偏向别时青。烟波钓艇新冲雨,河汉仙槎旧犯星。输与仙都吉居士,一帘山雨听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