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壶劝饮元无秫,促织催机未有丝。
叶底蝉蟟尤更苦,吸风饮露伴入饥。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雨中次韵两绝》是洪咨夔所写的一首诗词,属于宋代文学作品。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提起酒壶,劝饮无米酒,
催促织机,却无丝线成。
树叶底下,蝉鸣特别悲苦,
吸风饮露,与饥荒为伴。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中的景象,通过对琐碎的细节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慨和对时局的思考。诗中以提壶劝饮、促织催机、吸风饮露等形象的描写,表达了物质匮乏和社会困境的现实。诗人通过描绘蝉鸣悲苦,抒发了自己对困苦生活的感同身受,并以此暗示了人们在艰难时期的共同遭遇。
赏析:
《雨中次韵两绝》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困苦现实的感叹和思考。诗的前两句写出了酒无米、机无丝的情景,通过对生活物质匮乏的描写,凸显了困苦和拮据的社会环境。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树叶底下的蝉蟟,以此表达了自己对于困苦生活的共鸣,蝉鸣悲苦的形象进一步强化了整首诗的忧愤情绪。最后两句以吸风饮露伴入饥为结尾,表达了人们在艰难时期互相扶持、共同面对困境的意境。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通过对雨中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困苦生活的同情与关怀。
这首诗词虽然篇幅不长,却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困苦时期的社会现实。它通过物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困境的思考和对人们困苦生活的同情。整体上,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思考社会问题和人生困境。
十丈丰碑势倚空,风云犹忆下辽东。百年功业秦皇帝,一代文章太史公。石断云鳞秋雨后,苔封鳌背夕阳中。行人立马空惆怅,禾黍离离满故宫。
天意诚难测,人言果有不。便令江海竭,未厌虎狼求。独下伤时泪,谁陈活国谋。君王自神武,况乃富貔貅。
六月烈日日正中,时有叛将号群兇。平人血染大溪浪,比屋焰照鹅湖峰。白刃纷纷避行路,六合茫茫何处去。妻见夫亡不敢啼,母弃儿奔那忍顾。药市申公鬓有霜,卧病经时不下床。平生未省见兵革,出门正尔逢豺狼。豺狼满市如流水,追索金缯心未已。可怜累世积阴功,今日将为兵死鬼。
新秋气肃。此日仙翁曾诞育。禀赋应遍。绿□朱颜似少年。阶庭兰玉。行见儿孙俱曳绿。更祝遐龄。愿比庄椿过八千。
雪月共高寒,求多意未阑。林逋五品服,宋璟九还丹。老友松筠健,贤宗鼎鼐酸。任渠蜂蝶闹,难作武陵看。
学古光阴惜寸分,济时心胆慕华勋。少年有意不称意,暮景欲云何所云。行矣未能真不惑,归与长恐遂无闻。朝来不敢看清镜,怕有轻霜下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