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头但觉云头暗,移脚何曾雨脚乾。
衣裌未便时衣褐,薄寒浑作晚秋看。
郑清之(一一七六~一二五一),字德源,初名燮,字文叔,鄞(今浙江宁波)人。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调峡州教授。十六年,除国子录。因参预史弥远拥立理宗谋,获信任,宝庆元年(一二二五)除起居郎。二年,权工部侍郎,进给事中。绍定元年(一二二八),签书枢密院事。三年,爲参知政事。六年弥远卒,拜右丞相兼枢密使。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左丞相。三年,因天灾提举洞霄宫,家治小圃曰安晚,理宗亲书其匾。淳祐七年(一二四七),復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九年,迁左丞相。十一年卒,年七十六,謚忠定。有《安晚堂集》六十卷,今残存六至十二七卷。事见《延祐四明志》卷五、《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七○《丞相忠定郑公行状》,《宋史》卷四一四有传。 郑清之诗,《安晚堂集》七卷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江湖后集》中多出底本之诗,编爲第八卷。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九卷。
《雨中即事简二友》是宋代诗人郑清之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抬头感觉云暗重,转身发现雨已停。
衣衫不便时为褐,微寒仿佛晚秋景。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雨天的场景,以及诗人与两位友人在雨中的简短交流。诗人抬头看到天空云暗沉重,意味着即将下雨;然而当他转身回望时,却发现雨已停了。诗人穿着不方便的衣服,只能将其作为外衣,仿佛微寒的感觉预示着晚秋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雨天的景象,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一次短暂的相遇。通过诗人的观察和感受,我们感受到了雨后的宁静与清新。诗人抬头仰望天空,看到沉重的云层,预示着即将下雨的情景。然而,当他转身眺望时,却发现雨已停歇,暗示着雨后的静谧和美好。诗人的穿着衣衫不便,只能将褐色的衣裳作为外衣,这一细节反映出他在雨中的匆忙和不舒适。薄寒的感觉仿佛是晚秋的预兆,诗人通过这个意象将雨中的景色与季节联系起来。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句,通过生动的描写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它展示了雨天的变幻和人与自然相遇的瞬间,同时也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寂静的美感。这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和形象,表达了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让读者在平淡的场景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共鸣。
万里青天洗曙霜,秋曦满眼对晴光。扫残遗秉川原静,折过寒花迳隧荒。偶入名园逢漆吏,远寻香刹问支郎。浮行宠辰何须道,幸有田家浊酒尝。
柳下白头钓叟,不知生长何年。前度君王游幸,卖鱼收得金钱。
骨气已神仙,玄圃挺生贤。面上四时春,心次一壶天。人皆就法门栋梁上踔他光景,我道隶轩高士志趣飘然。若也未知涯涘,为君指出言诠。丹成若未归蓬岛,且结溪山风月缘。
愁人道酒能消解。元来酒是愁人害。对酒越思量。醉来还断肠。酒醒初梦破。梦破愁无那。干净不如休。休时只恁愁。
暑雨霁馀飞,翻沟水鸣玉。半规入岚雾,平畴愈新绿。时有牧归牛,一备过山曲。吾庐附幽深,四面荫修竹。垂云下林梢,惊鸟目争宿。夜色迫书卷,呼童具灯烛。
笛声入江楼,怨入长江水。悠悠孤光月,寒影沉江底。长笛吹月落,短笛吹月起。无情不解吹,有情为吹死。因风寄远心,不知谁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