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坛曾从奠琳琅,亲被天人玉冕光。
今日黄州山下寺,五更闻雁满霜林。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预作冬至》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紫坛曾从奠琳琅,
亲被天人玉冕光。
今日黄州山下寺,
五更闻雁满霜林。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冬至的景象和意境。冬至是冬季的重要节气,表示寒冷的冬天已经来临,而诗中的"预作冬至"则是指察觉到冬至即将到来。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紫坛、天人和黄州山下寺的景物,展示了冬至的气氛。下面逐句进行赏析:
"紫坛曾从奠琳琅":紫坛指皇家祭祀的地方,奠琳琅表示祭祀中使用的美玉和美玉饰品。这句话表达了冬至即将到来时,紫坛上的祭祀活动已经开始,衣冠鲜明、光彩夺目。
"亲被天人玉冕光":天人指皇帝,玉冕表示皇帝戴的玉冠。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皇帝在紫坛上戴着华丽的玉冠,光芒四射。
"今日黄州山下寺":诗人转移到黄州山下的寺庙场景。黄州是指今天的湖北黄冈地区,山下寺庙是指寺庙位于山脚下。这里是诗人当前所在的地方。
"五更闻雁满霜林":五更指凌晨时分,雁满霜林表示大雁飞越霜冻的森林。诗人在黄州山下的寺庙内,听到了清晨时分大雁飞过霜冻的森林的声音。这一景象进一步强调了冬至的来临。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通过描绘皇家祭祀、山下寺庙和大雁飞越的景象,表达了冬至的气氛和寒冷的季节。同时,诗人运用了寓意深远的词语和意象,使得诗词更具艺术性和抒情性。
叶叶新春筠,下复清浅流。微风屡此来,决决复修修。诗人月下吟,月堕吟不休。
棣华晴雨好,风急手足寒。百战今谁在,羁栖见汝难。
仗剑夜巡城,衣襟满霜霰。贼火遍郊坰,飞焰侵星汉。积雪似空江,长林如断岸。独凭女墙头,思家起长叹。
阴阴云日江城晚。小院回廊春已满。谁教言语似鹂黄,深闭玉笼千万怨。蓬莱易到人难见。香火无凭空有愿。不辞歌里断人肠,只怕有肠无处断。
窗明帘薄透朝光,卧整巾簪起下床。背壁灯残经宿焰,开箱衣带隔年香。无情亦任他春去,不醉争销得昼长。一部清商一壶酒,与君明日暖新堂。
为向东林问起居,更询李白近何如。携琴想对青霞顶,觅句应巡碧玉除。无复风流陪二老,空怜憔悴似三闾,冰霜凛凛河流断,安得双鱼送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