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东流水,情知无却回。
迟留曾到处,嗟古不同来。
谁道新年好风物,忍将泪眼向春开。
蔡襄(一○一二~一○六七),字君谟,兴化仙游(今属福建)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爲西京留守推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进直史馆,兼修起居注。次年,以母老求知福州,改福建路转运使。皇祐四年(一○五二),迁起居舍人、知制诰,兼判流内铨。至和元年(一○五四),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三年,以枢密直学士再知福州,徙泉州。嘉祐五年(一○六○),召爲翰林学士、三司使。英宗即位,以端明殿学士知杭州。治平四年卒,年五十六。孝宗干道中,赐謚忠惠。有《蔡忠惠集》。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五《端明殿学士蔡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蔡襄诗九卷,以明万历四十三年陈一元校,朱谋玮、李克家重校《蔡忠惠集》四十卷本爲底本(藏上海图书馆),校以明万历四十四年蔡善继双瓮斋刻《宋蔡忠惠文集》三十六卷本(简称蔡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天启二年丁启濬、顔继祖等刻《蔡忠惠诗集全编》二卷本(简称诗集,藏上海图书馆),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端明集》四十卷本(简称四库本),近人朱翼庵影印《宋蔡忠惠公自书诗真迹》(简称手迹)。集外诗另编一卷。集中卷七《度南涧》“隠隠飞桥隔野烟”,《入天竺山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十二日晚》“欲寻轩槛倒清尊”,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收爲张旭诗,《蔡忠惠诗集》有注,以爲洪迈误收,今仍保留原状。
《元日过浦城西阳岭》是宋代文学家蔡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逝者东流水,情知无却回。
迟留曾到处,嗟古不同来。
谁道新年好风物,忍将泪眼向春开。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元日(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时经过浦城西阳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岁月更迭的感慨。诗人触景生情,深知过去的时光已经一去不返。他感叹自己曾经迟迟停留在各个地方,却无法回到过去。他叹息古人已逝,与现在的时代不同。最后,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谁能说新年的美好风物,让他不忍将泪眼对着春天开放。
赏析:
诗人借助元日经过浦城西阳岭的场景,将自己的情感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结合,表达了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和对时光转瞬即逝的无奈。诗中运用了一些意境和修辞手法,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的开头两句"逝者东流水,情知无却回"以水作为比喻,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不可挽回。诗人深知光阴易逝,无法回到过去,表达了对光阴流逝的深刻感受。
接下来的两句"迟留曾到处,嗟古不同来"表达了诗人曾经在各个地方停留过,但时间已经改变了一切,现在的时代与古人的时代不同,古人已逝,时代已变。这种对时光流转和岁月更迭的感慨,使人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最后两句"谁道新年好风物,忍将泪眼向春开"突出了诗人对新年的期望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挑战读者去寻找新年的美好景象,但他自己却因对过去的眷恋而难以抑制泪水,这种情感冲突给诗词增添了一层凄美的色彩。
整首诗词以简练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痛惜和对美好的期盼,展现了人们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希望,给读者带来思考和共鸣。
珠自右,紫电入丹城。内养婴儿成赤象,时逢五转采阳精。火自水中生。烧鬼岳,紫电起峥嵘。随意嬉游寰海内,寐如砂碛卧长鲸。时序与偕行。
海内埏埴遍,汉阴旌旆还。望留丹阙下,恩在紫霄间。冰雪背秦岭,风烟经武关。树皆人尚爱,辕即吏曾攀。自惜两心合,相看双鬓斑。终期谢戎务,同隐凿龙山。
峭壁苍苍苔色新,无风晴景自胜春。不知何树幽崖里,腊月开花似北人。
南墙钜竹拂青烟,正在空斋簿领前。欲向韩门借余润,乞将白璧种蓝田。
故人遗我酒,气味芳似清。置之屋壁间,兴至时一倾。银杯度一合,三釂已彻觥。既免戒沉湎,且无忧病酲。嵇阮愧令德,刘石无遐龄。荒狂有何乐,徒以酒自名。吾幸免困此,庶几尽平生。
带郭人烟少,通村径路微。水光浮栋宇,野色动窗扉。小树无重数,前山不合围。艰危邻虎窟,奔迫诡牛衣。白舫意何适,丹枫看即稀。西园小茅屋,知复几时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