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津春水如蓝。
宫柳毵毵。
桥上东风侧帽檐。
记佳节、约是重三。
飞楼十二珠帘。
恨不贮、当年彩蟾。
对构雨廉纤。
愁随芳草,绿遍江南。
贺铸(一○五二~一一二五),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北宗狂客,卫州(今河南汲县)人。以唐贺知章爲远祖,因自称越人。初以外戚恩爲右班殿直,官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徐州宝丰监等。哲宗元祐七年(一○九二),以李清臣、苏轼等荐,监鄂州宝泉监。丁母忧服除,通判泗州、太平州,管勾亳州明道宫。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以承议郎致仕,卜居苏南。又以荐復起,管勾杭州洞霄宫。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再致仕。七年,卒于常州,年七十四。铸善爲词章,以填词名家,因《青玉案》词“梅子黄时雨”句,世称贺梅子。诗亦爲时人所重,自编《庆湖遗老诗集》前后集,今有前集传世。集中诗题下多详注作诗年月及诗中涉及的人物里居姓字,见出今本仍系自编本之旧。事见《庆湖遗老诗集》原序及附录《贺公墓志铭》,《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贺铸诗,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在原集九卷后增补“拾遗”“补遗”各一卷。参校清干隆彭氏知圣道斋抄本(简称清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宜秋馆刊《宋人集乙编》本(简称宋人集),并酌校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中所收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怨三三》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贺铸。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怨三三》
玉津春水如蓝。
宫柳毵毵。
桥上东风侧帽檐。
记佳节、约是重三。
飞楼十二珠帘。
恨不贮、当年彩蟾。
对构雨廉纤。
愁随芳草,绿遍江南。
中文译文:
在玉津的春水如同蔚蓝。
宫廷里的柳树细细密密。
桥上的东风吹动帽檐。
记得那美好的节日,大概是重阳节。
楼台上飘动着十二层珠帘。
可惜无法珍藏,当年的彩色月亮。
对着雨点思绪纤细。
愁绪随着芳草,绿色遍布江南。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富有情感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玉津的春水清澈明亮,宫廷里的柳树婆娑多姿,桥上的东风吹动着帽檐,带来了温暖和轻柔。诗人记得一个重要的节日,可能是重阳节,而楼台上飘动的十二层珠帘,象征着美好和奢华。然而,无法将当年美丽的彩色月亮贮存在心中,只能对着雨点思绪纤细。愁绪随着芳草一起流转,绿色遍布江南。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宫廷氛围,将诗人的情感与环境融合在一起。玉津的春水和宫廷里的柳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清新和婉约的感觉。东风吹动帽檐的描写增加了一丝轻盈和浪漫的氛围。诗中出现的重阳节和十二层珠帘,都是象征着喜庆和繁华的元素,与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形成了对比。最后,诗人以愁绪随芳草的形象,表达了对流逝时光和美好事物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抒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给人以深沉而又柔美的印象。
十丈丰碑势倚空,风云犹忆下辽东。百年功业秦皇帝,一代文章太史公。石断云鳞秋雨后,苔封鳌背夕阳中。行人立马空惆怅,禾黍离离满故宫。
天意诚难测,人言果有不。便令江海竭,未厌虎狼求。独下伤时泪,谁陈活国谋。君王自神武,况乃富貔貅。
六月烈日日正中,时有叛将号群兇。平人血染大溪浪,比屋焰照鹅湖峰。白刃纷纷避行路,六合茫茫何处去。妻见夫亡不敢啼,母弃儿奔那忍顾。药市申公鬓有霜,卧病经时不下床。平生未省见兵革,出门正尔逢豺狼。豺狼满市如流水,追索金缯心未已。可怜累世积阴功,今日将为兵死鬼。
新秋气肃。此日仙翁曾诞育。禀赋应遍。绿□朱颜似少年。阶庭兰玉。行见儿孙俱曳绿。更祝遐龄。愿比庄椿过八千。
雪月共高寒,求多意未阑。林逋五品服,宋璟九还丹。老友松筠健,贤宗鼎鼐酸。任渠蜂蝶闹,难作武陵看。
学古光阴惜寸分,济时心胆慕华勋。少年有意不称意,暮景欲云何所云。行矣未能真不惑,归与长恐遂无闻。朝来不敢看清镜,怕有轻霜下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