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逢来是宿缘,终期定可访真仙。
山中修炼非州郡,城里无荒隐市鄽。
秘术岂教容易得,幽深还许递相传。
超凡入圣浑闲事,问取人间十洞天。
宋太宗赵炅(九三九~九九七),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太祖弟,封晋王。开宝九年(九七六)即位,建元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在位二十二年卒,年五十九。庙号太宗,葬永熙陵。见《宋史》卷四、卷五《太宗本纪》。有《御集》四十卷、《朱邸集》十卷、《逍遥咏》十卷、《缘识》五卷、《莲花心轮迴文偈颂》二十五卷、《迴文诗》四卷、《君臣赓载集》三十卷等(《玉海》卷二八)。今《逍遥咏》、《缘识》有传本,《莲花心轮迴文偈颂》存有残卷,余均佚。 宋太宗诗,《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及《御制缘识》五卷,以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护教部露十所收爲底本,保留《逍遥咏》原注,并酌採弘教书院丽轻、宋振参据宋本所撰校记。又据敦煌遗书《御制莲花心轮迴文偈颂》残卷,录偈十八首(含残章),编次爲第十七卷。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首,编次爲第十八卷。
《缘识》是宋代皇帝宋太宗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修行仙道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人间和仙境之间联系的追问。
诗词的中文译文:
大道逢来是宿缘,
终期定可访真仙。
山中修炼非州郡,
城里无荒隐市鄽。
秘术岂教容易得,
幽深还许递相传。
超凡入圣浑闲事,
问取人间十洞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追求仙境和修行仙道为主题。诗人表达了对修行之道的坚定信念,相信人们与仙境之间的联系是注定的缘分。他坚信自己最终能够拜访真正的仙人。
诗中提到山中修炼,说明修行仙道需要在深山幽谷中进行,而非在城市的繁华之地。这体现了诗人对于修行的要求,需要远离尘嚣和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诗中还提及了秘术和传承,暗示修行仙道并非易事,需要掌握一些秘密的技巧和方法,并通过代代相传来传承。这进一步强调了修行的不易和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最后两句“超凡入圣浑闲事,问取人间十洞天”,表达了诗人想要超越凡尘,达到圣人的境界,并好奇地询问修行者是否能够探索到人间的仙境。这种对于超凡境界的向往和探索精神体现了诗人对于修行仙道的追求和执着。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仙道的向往和对于超脱尘世的追求。通过描绘修行的艰辛和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诗人展示了对于超凡境界的渴望。诗词的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启迪,展现了宋太宗皇帝对于修行仙道的思考和追求。
阿连闻说有归期,准拟俱来赋此诗。已是欲行还小住,纵令频合故伤离。
皇祖严配,配享皇天。皇皇降嘏,天子万年。
精心奉北宗,微宦在南宫。举世劳为适,开门事不穷。年来复几日,蝉去又鸣鸿。衰疾谁人问,闲情与酒通。四邻寒稍静,九陌夜方空。知老何山是,思归愚谷中。
景泰五年甲戌岁,正当南亩耕耘际。忽然骤水涨江湖,汹涌浩漫良可畏。更堪滂沛雨兼旬,大岸小塍俱决溃。田家男妇奔救忙,力竭气穷无术备。沉灶产蛙虽古闻,今实见之非漫记。东邻西舍咫尺间,无舟不得相亲慰。况逢缺食方阻饥,女哭儿啼割心肺。哀哉此情当告谁,上有青天下无地。
易寂无为有感几,几存万物未生时。阴阳理向极中看,天地心从复处知。潮上海门探月窟,日回地户濯咸池。何时骑鹤研朱露,共勘经图叩古羲。
浴鹄湾头荡桨过,雨声昨夜涨湖波。落梅天气寒偏峭,未许春衣试薄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