溟溟沧海浪涛深,雾蔽山峦不易寻。
紫盖洞庭人驾鹤,虹霓城郭道为林。
幽玄相去何多少,巧拙无由智存慧侵。
尽是同缘相引接,从容语话八仙心。
宋太宗赵炅(九三九~九九七),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太祖弟,封晋王。开宝九年(九七六)即位,建元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在位二十二年卒,年五十九。庙号太宗,葬永熙陵。见《宋史》卷四、卷五《太宗本纪》。有《御集》四十卷、《朱邸集》十卷、《逍遥咏》十卷、《缘识》五卷、《莲花心轮迴文偈颂》二十五卷、《迴文诗》四卷、《君臣赓载集》三十卷等(《玉海》卷二八)。今《逍遥咏》、《缘识》有传本,《莲花心轮迴文偈颂》存有残卷,余均佚。 宋太宗诗,《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及《御制缘识》五卷,以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护教部露十所收爲底本,保留《逍遥咏》原注,并酌採弘教书院丽轻、宋振参据宋本所撰校记。又据敦煌遗书《御制莲花心轮迴文偈颂》残卷,录偈十八首(含残章),编次爲第十七卷。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首,编次爲第十八卷。
《缘识》是宋代宋太宗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浩渺无边的沧海,蒙蔽山峦的雾气,以及神秘的洞庭湖中人骑鹤飞翔的景象。城郭间的道路就像一片茂密的森林,虹霓在其中闪烁。整首诗以幽玄的意境展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缘分和智慧。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溟溟沧海浪涛深,
雾蔽山峦不易寻。
紫盖洞庭人驾鹤,
虹霓城郭道为林。
幽玄相去何多少,
巧拙无由智存慧侵。
尽是同缘相引接,
从容语话八仙心。
这首诗词的诗意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人与自然相互联结的思考。溟渤浩瀚的沧海、浓雾遮蔽的山峦,使得人们很难寻觅到真实的本源。然而,洞庭湖上的紫色云盖,搭乘鹤而行的人们,以及城郭中蜿蜒曲折的道路,都展现了自然与人的交融。虹霓闪烁之间,城市与自然融为一体,道路宛如一片茂密的森林。
诗词中的幽玄意境表达了人与自然、智慧与缘分之间的微妙关系。人们在追寻真理的过程中,需要明智地应对巧妙和笨拙之间的选择。智慧需要侵入存留于内心的傲慢,并与缘分相结合。所有的相遇和交流都是缘分的安排,而八仙则代表了不同智慧的象征。诗人从容地与他们对话,体现了智慧与缘分相互融合的境界。
这首诗词以其意境深远、隽永的语言风格,描绘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它引发人们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以及智慧与缘分的相互作用。通过表达这些主题,诗人展示了他对自然和人类之间微妙联系的洞察力,使读者在细腻的诗意中得到启发。
生平不愿为傭书,亦不愿作章句儒。酒酣诗成吐素霓,意气凛凛吞千夫。前年排云叫阊阖,出门一夜车四角。去年海峤席未温,一舸乘潮又催□。大江之西日本东,庐陵文物常称雄。决科岁古十八九,君当努力提词锋。才高不用长叹息,四海弥天岂无识。壮年怀居亦何有,著眼带砺开胸臆。
谊为长沙王太傅,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度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哉!国无人兮,莫我知也。”遂自投汨罗而死。谊追伤之,因自喻,其辞曰: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
调度如儒素,相门中近难。一心唯好佛,半世懒求官。星近缇屏落,坟依宰木寒。遗恩满溪麓,鱼岛亦辛酸。
未必食有毒,人言疑似间。不辞噉母吐,图得母心宽。
水外漫山桃李。那得个中风味。一种最怜渠,酒著佳人半醉。还似。还似。惊起午窗春睡。
熠熠流萤度草堂,耿耿银河秋夜长。萦回拂栋光难定,窈窕穿花焰更藏。山人书剑黯生尘,憔悴年来白发新。枉将艳采投虚寂,却似余辉借比邻。海萤流萤殊可怜,琉璃甲帐水晶帘。映看宝靥千金笑,照看蛾眉百倍妍。合德宫,昭阳殿,天人亲扑桃花扇。几回邀得九重欢,凤辇淹留传夕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