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梅穠李趁时新,枯木岩边一任春。
尚爱乡音醒病耳,隔墙时有卖饧人。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元夕》
落梅穠李趁时新,
枯木岩边一任春。
尚爱乡音醒病耳,
隔墙时有卖饧人。
中文译文:
落下的梅花与盛开的李花争相抢先迎接新的一年,
干瘪的树木在岩边任春天来临。
依然喜欢听到乡音来唤醒疲倦的耳朵,
隔着围墙时不时传来卖饧人的声音。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元夕的景象,以及对乡音和传统习俗的眷恋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落梅、盛开的李花和干瘪的树木,表达了岁月更迭、季节变化的意象。他仍然钟爱家乡的声音,它们能够唤醒他疲倦的耳朵。而隔着围墙传来的卖饧人的声音,则使人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乡音的叙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传统节日的深厚感情。落梅、李花和枯木等意象,展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变化和不可逆转的岁月。诗人通过对乡音的赞美,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这种乡音在元夕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更显得珍贵而有力量。隔着围墙时传来的卖饧人的声音,给诗中增添了喜庆和热闹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元夕的欢庆之中。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自然的景物描写和对乡音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家乡和传统文化的深情厚意。它既有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又具有对家乡乡音和节日的独特情感,给人以温暖、亲切的感受。
闲居虽懒放,未得便无营。伐木添山色,穿渠擘水声。经霜收芋美,带雨接花成。前日邻翁至,柴门扫叶迎。
七岁投閒日,浑如未第初。牛衣困褴缕,鹤饭愧粗疏。圣有杯中露,朝无别后书。温寻皆旧学,风雨岁时余。
鲁公之节非一死,其谁碑之子曾子。鲁公之德人未知,其谁堂这张紫微。继公作郡五百载,登堂思公宛如在。江南遗墨处处传,鲁公去作麻姑仙。一杯相与借风月,但见云碧开池莲。紫微声名今第一,归上鸾台应不日。笑谈千里无兵戎,临川草木生春风。他年道傍儿女说,不思鲁公思张公。
官曹无人吏休沐,杜门谢病车脱轴。门前经旬客不至,苔色侵阶春更绿。书堂萧然白日静,黄蜂收声蜜房足。杨花浩荡天无风,檐端三丈朝阳红。晴薰病眼暖欲醉,卧搔短发如飞蓬。枕书睡熟呼不醒,黄粱正饭邯郸翁。不知纷纭梦几许,觉来烟际闻昏钟。
圣主崇文化,锵锵得盛才。相因归梦立,殿以集贤开。象系微言阐,诗书至道该。尧尊承帝泽,禹膳自天来。礼洽欢逾长,风恬暑更回。国朝将舜颂,同是一康哉。
二月清江外,遥遥饯故人。南山晴有雪,东陌霁无尘。骑别章台晚,舟行洛水春。知君梁苑去,日见白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