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物初无竞,安居不用名。
平生惟下泽,月旦有南评。
岁月惊飘忽,乡闾失老成。
联翩先友记,百代许同声。
虞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初爲广德、吴兴二郡教官(本集卷三《再用韵述怀》注),歷绩溪令,知湖州、婺州(本集卷二《林子长见访……》注)。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爲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本集卷六《轮对札子》题注、《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九之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爲国子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爲淮南东路转运副使(本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题注)。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四年,改知庐州(《吴郡志》卷七、卷一一)。嘉泰元年(一二○一),除中书舍人(本集卷六《已见札子》题注)。二年,迁兵部侍郎(《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三)。生平崇敬唐白居易,家建尊白堂,有《尊白堂集》二十二卷(本集卷首陈贵谊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虞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元衍曹居士挽诗》是宋代诗人虞俦所作,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元衍曹居士的挽歌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与物初无竞,安居不用名。
平生惟下泽,月旦有南评。
岁月惊飘忽,乡闾失老成。
联翩先友记,百代许同声。
诗意:
这首诗词以虞俦对元衍曹居士的挽歌之情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赞颂之情。诗人认为元衍居士与世无争,安居乐道,不追求名利。他一生都以尽力造福人民为己任,月旦之时,他都会在南方进行评判和规劝,为百姓解决纷争。然而,岁月匆匆流逝,故乡的人们却未能像元衍居士一样成熟老练。虽然友人已去,但他的友谊和声音将与百世共存。
赏析:
《元衍曹居士挽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敬仰和怀念之情。诗人通过对元衍居士的赞美,展现了他在社会中的高尚品格和对百姓的关怀。元衍居士不以名利为图,安居乐道,将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紧密结合。他在月旦之时,秉持公正和谦和的态度,为人民服务,解决纷争。诗人通过这首挽歌,深情地表达了对元衍居士的敬佩和怀念之情,并将其视为友谊和声音永存的象征。整首诗抒发了对友人的赞美和思念之情,展示了作者对高尚品格和公共服务的推崇,让读者感受到友情和社会责任的力量。
闲居虽懒放,未得便无营。伐木添山色,穿渠擘水声。经霜收芋美,带雨接花成。前日邻翁至,柴门扫叶迎。
七岁投閒日,浑如未第初。牛衣困褴缕,鹤饭愧粗疏。圣有杯中露,朝无别后书。温寻皆旧学,风雨岁时余。
鲁公之节非一死,其谁碑之子曾子。鲁公之德人未知,其谁堂这张紫微。继公作郡五百载,登堂思公宛如在。江南遗墨处处传,鲁公去作麻姑仙。一杯相与借风月,但见云碧开池莲。紫微声名今第一,归上鸾台应不日。笑谈千里无兵戎,临川草木生春风。他年道傍儿女说,不思鲁公思张公。
官曹无人吏休沐,杜门谢病车脱轴。门前经旬客不至,苔色侵阶春更绿。书堂萧然白日静,黄蜂收声蜜房足。杨花浩荡天无风,檐端三丈朝阳红。晴薰病眼暖欲醉,卧搔短发如飞蓬。枕书睡熟呼不醒,黄粱正饭邯郸翁。不知纷纭梦几许,觉来烟际闻昏钟。
圣主崇文化,锵锵得盛才。相因归梦立,殿以集贤开。象系微言阐,诗书至道该。尧尊承帝泽,禹膳自天来。礼洽欢逾长,风恬暑更回。国朝将舜颂,同是一康哉。
二月清江外,遥遥饯故人。南山晴有雪,东陌霁无尘。骑别章台晚,舟行洛水春。知君梁苑去,日见白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