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丝趁日染干红。
微暖面脂融。
博山细篆霭房栊。
静看打窗虫。
愁多胆怯疑虚幕,声不断、暮景疏钟。
团团四壁小屏风。
啼尽梦魂中。
周邦彦(一○五六~一一二一),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神宗元丰六年(一○八三),献《汴都赋》,七年,爲太学正(《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三四四)。出爲庐州教授。哲宗元祐八年(一○九三),知溧水县(《景定建康志》卷二七)。还爲国子监主簿。元符元年(一○九八),除正字(《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九九)。徽宗即位,爲校书郎,迁考功员外郎,卫尉、宗正少卿,兼议礼局检讨。政和元年(一一一一),以直龙图阁知河中府(《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六),未赴。二年,改知隆德府,徙明州,入拜秘书监,进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未几,知顺昌府,徙处州。提举南京鸿庆宫。宣和三年卒,年六十六。周邦彦是宋着名词人,有词集《清真集》二十四卷。另有《清真杂着》三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已佚。事见《王观堂先生全集·清真先生遗事》。《东都事略》卷一一六、《咸淳临安志》卷六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周邦彦诗,据《永乐大典》、《岁时广记》等书所录,编爲一卷。
诗词:《月中行(怨恨)》
朝代:宋代
作者:周邦彦
蜀丝趁日染干红。
微暖面脂融。
博山细篆霭房栊。
静看打窗虫。
愁多胆怯疑虚幕,
声不断、暮景疏钟。
团团四壁小屏风。
啼尽梦魂中。
中文译文:
纤细的丝线在阳光下染成了干红色。
微暖的春风使面上的脂粉融化。
屋檐上飘荡着大山的细雾,细腻如篆书。
静静地看着打在窗户上的昆虫。
忧愁烦恼多,胆怯如鼠,疑虑如幕。
声音不断,黄昏中景色渐渐稀薄,钟声孤寂。
四壁围绕着团团小屏风。
哭声终于在梦魂中消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寂静而忧愁的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纤细的丝线在阳光下染红,微暖的春风融化了面上的脂粉。屋檐上飘荡着大山的细雾,给人以一种幽静的感觉。静静地观察着窗户上打着的昆虫,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诗人表达了内心的烦恼和忧愁,感受到胆怯和疑虑,仿佛被一层幕布所遮蔽。声音不断,黄昏中景色逐渐稀薄,钟声孤寂,给人一种孤寂的氛围。
在这个场景中,四壁围绕着小小的屏风,团团转动,象征着内心的困扰。最后,哭声在梦魂中消失,似乎释放了一种情感。
整首诗情感抑郁,寄托了诗人内心的怨恨之情。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展示了一种幽静而忧愁的意境,给人一种思索和沉思的空灵感受。
东家有儿年十五,只向田园独辛苦。夜开沟水绕稻田,晓叱耕牛垦塉土。西家有儿才弱龄,仪容清峭云鹤形。涉书猎史无早暮,坐期朱紫如拾青。东家西家两相诮,西儿笑东东又笑。西云养志与荣名,彼此相非不同调。东家自云虽苦辛,躬耕早暮及所亲。男舂女爨二十载,堂上未为衰老人。
缓引牙樯载绮罗,宽围丝锦著笙歌。小抬醉眼游丝外,夕照御城奈乐何。
我虽券内士,常思方外游。未见夫铁脚,况逢钁头。癯然只树老,隐此阴崖幽。修竹不知夏,青松不知秋。甚欲效柳子,冉溪买西丘。又欲追白傅,香山寻石楼。忽开化人书,书中有鸣球。其鸣疑飞泉,清绝或可侔。乃是寄我诗,恨我昔莫留。观者勿疵瑕,谓以声音求。句法传丛林,五言如
亭亭玉立谢栽培,却笑凡花杂草莱。水面不教蜂蝶见,天边偏引鹭鸥来。化工岂是夸呈瑞,人意何须岂妄猜。并秀六房如可信,里中他日又公台。
一树樱桃鸟啄残,麦秋天气尚轻寒。蚕登曲箔桑初尽,燕补新巢土未干。囊里古方闲自检,镜中华发老羞看。花时不共刘郎醉,辜负东家芍药阑。
每念李斯首,不及严光足。斯首不自保,光足舒帝腹。我心异老聃,惊宠不惊辱。岂敢示他人,吟之将自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