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月》

天公属月为眼睛,晓夜不息天中行。
痴人习见圆复缺,谓此眼睛非长明。
渠思一照千古白,奚分朔望阴与晴。
彼昏病痴苦营营,以月视之蝇在罂。

作品评述

《月》是刘黻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天神的眼睛属于月亮,它在白天和黑夜中不停地运行。愚昧的人们看到月亮时,认为它圆圆的形状时完整时有缺陷,说这个眼睛并不明亮。他们不知道,月亮的光芒照耀了千百年,它如何能分辨出阴晴和朔望呢?那些昏暗、病态和愚蠢的人们,拿月亮来做比喻,只能看到蝇虫在瓶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月亮为主题,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和对人们对月亮的误解的批判,表达了作者的深刻思考和对人们盲目观察的讽刺。

诗中作者将月亮比作天神的眼睛,意味着月亮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具有神圣的力量和意义。作者提到月亮在白天和黑夜中不停地运行,强调了月亮的永恒存在和不断变化的特性。然而,愚昧的人们却对月亮的形状和特性产生了错误的理解,认为它时完整时有缺陷,认为它并不明亮。这里,作者通过对愚昧观念的批判,暗示人们应该用更加开放的眼界来看待事物,不要被表面的表象迷惑。

在下一节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反问:月亮如何能分辨出阴晴和朔望呢?这是对月亮作为自然界中的事物,如何能够具备辨别能力的思考。这一反问旨在引起人们对月亮背后的奥秘和宇宙的壮丽之处的思考。作者通过这个问题,启发读者思考宇宙和自然的智慧,以及人类对其认知的有限性。

最后一节中,作者以昏暗、病态和愚蠢的人们为象征,将其比喻为看不清事物本质的蝇虫。他们只能在表象的层面上观察事物,并不能洞察事物的内在价值。这种批判意味着作者对于那些没有思考能力,只看表面的人们的不满和嘲讽。

通过这首诗,作者以月亮为媒介,探讨了人类对自然和宇宙的认知局限性,以及对愚昧和盲目观察的批判。这首诗通过美丽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呼唤读者以更加开放和深邃的眼界来看待世界,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 《初夏杂咏》

    昔日江湖上,飘然无定居。频倾京口酒,亦食武昌鱼。北首心空壮,东归愤不摅。岂知牙齿落,送老一茆庐。

  • 《贺监湖上》

    万顷平湖一苇杭,此归喜似贺知章。上恩赐与西湖曲,遂老吾家归照堂。

  • 《丁卯上元灯夕》

    百万人家户不扃,管弦灯烛沸重城。游车正满章台陌,为报天鸡莫浪鸣。

  • 《乙卯宿清泉寺》

    税舆陟高冈,却立倚天壁。就舆乱清溪,转石飞霹雳。十步一沮洳,五步一枳棘。上方未言返,豁见平土宅。田家鸡犬归,佛庙檀栾碧。莲荡落红衣,泉泓数白石。人如安巢鸟,稍就一枝息。钟鱼各知时,吾亦自得力。

  • 《自和山房十咏》

    萧萧风籁助清吟,秋去冬来令又更。惟有老禅都不管,任它檐铎作何声。

  • 《大渡河鱼甚美皆巨口细鳞鳜也本草以鳜为石桂》

    小跃水泉玉不如,细生仍得芼春蔬。莫将北海金虀脍,轻比西江石桂鱼。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