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不遽变,雨霁皆有符;死非一旦至,小疾为前驱。
人能谨察之,岂有仓卒虞。
哀哉不知此,虽悔良难图。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诗词:《杂感》
作者:陆游
朝代:宋代
一气不遽变,雨霁皆有符;
死非一旦至,小疾为前驱。
人能谨察之,岂有仓卒虞。
哀哉不知此,虽悔良难图。
中文译文:
不要急于改变,雨后的晴空也有其征兆;
死亡不会突然降临,轻微的疾病是预兆。
人们能够仔细观察,又何必担心匆忙的事情呢。
可悲啊,不知道这一点,即使后悔也难以改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在宋代创作的一首杂感之作。诗中通过对生活中的变化和人们对待疾病和死亡的态度进行思考和反思。
首先,诗人表达了一种对于变化的态度,他告诫人们不要急于做出改变,因为一切变化都有其征兆和迹象,就像雨过天晴之后的明朗天空一样,表明了事情的转机即将到来。
接着,诗人谈到了死亡的问题。他认为死亡不会突然降临,而是通过一些轻微的疾病和不适来提醒人们,预示着死亡的到来。因此,他呼吁人们要谨慎对待这些小疾病,不要因为它们而惊慌失措。
最后,诗人对人们对待变化和疾病的态度表示遗憾和忧伤。他认为人们对于变化和疾病缺乏足够的觉察,没有认识到其中的规律和征兆,因此即使后悔也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实。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中变化和死亡的深刻思考。通过对于观察和反思的呼唤,他希望人们能够更加敏锐地洞察生活中的变化,以及对待疾病和死亡的态度,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焦虑和后悔。这首诗启示人们要以一种冷静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变化,以及对待疾病和死亡,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舍北小桃才及肩,可怜枝弱苦花繁。黄昏雨急东风恶,惜尔不禁春夜寒。
长松落阴满苍苔,四面轩窗向水开。何限晚凉消不得,隔溪分看待人来。
春旱久闵雨,夏潦复望晴。米尽薪亦绝,涨水与阶平。山信得新粟,欣然听舂声。书生易满足,笔砚还施行。南风柱础乾,西照窗户明。雨其遂已乎?努力趣秋成。
才兼文武播雄名,遗爱芳尘满洛城。身在行台为仆射,书来甪里访先生。闲游占得嵩山色,醉卧高听洛水声。千里相思难命驾,七言诗里寄深情。
虽非文史足三冬,岂类无心但有胸。曾读丘坟叨典领,再分符竹荷矜容。君恩欲报微萤爝,亲禄方营苟釜钟。平日交情今楚越,徒劳瞻望景山松。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悬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