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黄花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偏照汉家营。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杂曲歌辞·伊川歌第三》是一首唐代的诗词,作者佚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听闻黄花戍,多年未解兵。
可怜闺中月,偏照汉家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处黄花戍的士兵,长年在戍所中守卫边疆,未曾得解放。诗人同情地描述了他思念家乡的心情,并通过描绘闺中的明月,表达了士兵与家人之间的情感纽带。明月虽然遥远,但它仍然照耀着士兵所在的汉家营地,象征着家人对他的关怀和期盼。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士兵在边塞的艰辛生活和与家人的离别之苦。诗人通过抒发士兵的心声,展现了他们的孤独和忧愁。诗中的黄花戍是指黄花城,是唐代边塞的重要军事要塞之一。士兵们长年在此守卫,与家人相隔甚远,无法回家团聚。诗人通过“闺中月”来象征家乡,月亮的光辉照耀着汉家营地,寄托了士兵对家人的思念和渴望。这种温情的描绘给人一种深深的同情和感动,让读者对士兵们的辛苦和牺牲心生敬意。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士兵在戍所中的艰辛生活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通过对士兵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他们的同情和关怀,以及对家庭团聚的渴望,使读者在共情中感受到士兵们的辛酸和无奈,从而引发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
这首诗具有浓厚的人情味和社会关怀,展示了唐代时期士兵在边塞的艰难境遇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诗人成功地表达了士兵的心声,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这种抒发人们情感的方式,使得诗歌具有了超越时空的生命力,让读者在感受士兵的悲苦与渴望的同时,也反思人性与社会的关系。
总之,《杂曲歌辞·伊川歌第三》通过简洁而深入的描写,展现了唐代士兵在黄花戍的艰辛生活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对家乡明月的描绘,抒发了士兵与家人之间的深情纽带。这首诗以其真实而动人的情感,引发读者对士兵们奉献和牺牲的思考,同时也让人们对家庭团聚和人性关怀产生共鸣。
拔地莲花在,多年玉井湮。黄河西有影,云栈四无邻。冰窟难成水,枫香渐化人。夕阳不易落,闲立数三秦。
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去昼从云请,归轮伫日输。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声异蟪蛄声,听须是正听。无风来竹院,有月在莎庭。虽不妨调瑟,多堪伴诵经。谁人向秋夕,为尔欲忘形。
秦川不为广,南山不为高。嵯峨真兴阁,杰立陵风飚。危槛俯翔鸟,跳檐落飞猱。上有傲世人,身衣白鹤毛。下视市井喧,奔走何嗷嗷。萧然倚楹啸,遗响入云霄。清风吹其裾,冉冉不可操。不知何所为,岂即非卢敖!游目万里间,远山如伏羔。遗语谢世俗,钓鱼当钓鳌。
世味渐阑如嚼蜡,惟诗直恐死方休。四时风月元无尽,万里江山更拟游。
采霞以为食,搴云以为衣。饱暖无所为,骑风去如飞。閒将电作镜,照见人精微。欲说不得说,天机本无机。